夏大豆品种中黄4号春播“花而不实”的原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天富

作者: 韩天富;吴存祥;杨华;邵桂花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大豆通报

ISSN: 1009-2765

年卷期: 2000 年 05 期

页码: 14

摘要: “中黄 4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的夏大豆品种 ,在北京 6月中旬播种 ,9月下旬成熟 ,生育期 94天左右。该品种不仅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 ,而且鲜荚食味好 ,可兼作菜用大豆。一、“花而不实”现象1 997年 ,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为发展菜用大豆生产 ,引入“中黄 4号”大豆品种。为提早上市 ,不少农户采用地膜覆盖等方式 ,在 4月上中旬播种。由于管理得当 ,大豆生长良好 ,6月上、中旬进入开花期。但开花后迟迟不结荚 ,原有的花朵也不断脱落。农民们提早出售毛豆的计划化为泡影。 7月 1 0日 ,笔者前去考察时仍未见结荚。部分专家推测不结荚的原因可能是土壤缺硼 ,但取样测定结果显示 ,土壤和植株体内的硼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二、原因分析实地考察后 ,结合以往试验中不同大豆品种开花后光周期反应的表现情况 ,提出春播“中黄 4号”开花后结荚迟缓的原因是花荚期日照过长 ,抑制结荚 ,而高温加重了长日照对大豆生殖发育的抑制作用。我们认为 ,“中黄 4号”是一个光周期反应较敏感的品种 ,早春播种时 ,日照尚短 (京津地区 4月中旬的日照长度为 1 3 3小时左右 ) ,可以满足该品种开花对日照的要求 ,但开花期正值一年中日照最长的时期 ( 6月下旬接近 1 5小时 ,加上晨、暮光 ,总照总长度达 1 6小时 ) ,不能满足结荚对短日照的需求。过长的日照使营养物质用于茎叶生长 ,而不能足量供应花荚 ,原有花朵败育脱落 ,新花的发生减少 ,荚果生长缓慢 ,出现在一定时间内“花而不实”的现象。三、试验验证为验证以上观点 ,我们于 1 998年分别进行人工光照处理和分期播种试验。结果发现 ,在北京 5月2 2日播种的条件下 ,进行 1 2小时短日处理的植株 6月 2 9日始花 ,而1 6小时长日处理的始花期为 7月2 3日 ,短日开花促进率达 4 5% ,说明短日照对“中黄 4号”开花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全生育期长日处理的株高达 2 0 7厘米 ,而短日处理仅为 61厘米。对在自然光照下生长的植株开花后分别进行 1 2小时和 1 6小时光照处理 ,发现 1 2小时处理植株在 8月 1 8日即达到满粒期 (R6) ,9月 6日前后成熟 ,而 1 6小时长日处理的植株 1 0月底仍未达到满粒期 ,大部分荚果空秕 ,存留籽粒发育迟缓。短日成熟促进率( 50 %以上 )高于开花促进率 ,说明“中黄 4号”开花后的光周期反应比开花前更加敏感 ,长日照不仅延迟开花 ,而且阻碍结荚、鼓粒和成熟。在分期播种试验中 ,春播 ( 5月1日播种 )材料结荚迟缓 ,初花至初粒 (R5)的日数长达 35天 ,至生理成熟 (R7)的日数达 77天 ,而在夏播 ( 6月 2 3日播种 )条件下 ,初花至生理成熟的日数为 54天。春播全生育期为 1 33天 ,而夏播为 1 0 0天。可见 ,早播并不能使“中黄 4号”开花、结荚和成熟的日期平行提前。在京津一带 ,若想使菜用大豆春播早上市 ,需选用东北等地光周期反应钝感的早熟品种。四、结语综上所述 ,夏大豆品种“中黄 4号”在春播条件下的“花而不实”实际上是一种迟结荚现象。原因是花荚期日照过长 ,而该品种对光周期反应较为敏感。夏至以后 ,日照逐渐缩短 ,7月下旬京津地区的日照可降至 1 4 5小时以下 ,此时“中黄 4号”可以结荚 ,并在不断缩短的日照条件下正常鼓粒、成熟。花荚已经脱落的植株 ,在适宜的日照条件下 ,可在其叶腋内重新分化花芽 ,再次开花并结实。对于迟结荚的大豆 ,应加强田间管理 ,防止倒伏 ,争取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夏大豆品种中黄4号春播“花而不实”的原因分析@韩天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 @吴存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 @杨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 @邵桂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