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松黑木吉丁”或“松迹地吉丁”学名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虞国跃

作者: 虞国跃;赵怀东;张崇岭;王合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松;蛀干害虫;松阴吉丁;迹地吉丁;误订

期刊名称: 环境昆虫学报

ISSN: 1674-0858

年卷期: 2017 年 39 卷 01 期

页码: 232-2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近年来北京等地的一些油松由于生长衰弱,遭受梢小蠹和吉丁的为害。过去北京等地记录的为害油松的吉丁为"松黑木吉丁"、"松迹地吉丁"、"松黑吉丁"或"迹地吉丁",所用的学名均是Melanophila acuminata。通过对采集于北京油松上的吉丁标本进行鉴定,发现这是一个误订,正确的学名应为松阴吉丁Phaenops yin Kubáňet Bíly,2009,分布于我国北京、陕西、甘肃、河北和山西。本文描述了松阴吉丁的形态特征,及与相近种的区分,并提供了松阴吉丁及迹地吉丁Melanophila acuminata的彩图。

分类号: S763.38

  • 相关文献

[1]松褐天牛触角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蛋白序列分析. 刘小侠,张青文,周序国. 2011

[2]天津杨树主要蛀干害虫发生种类及其防治对策. 刘晓琳,谷希树,刘宝生,许静杨,白义川,徐维红,胡霞. 2013

[3]天津地区园林绿化植物蛀干害虫名录. 刘晓琳,谷希树,许静杨,刘宝生,徐维红,胡霞,白义川. 2013

[4]咖啡木蠹蛾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娄予强,程金焕,李亚麒,付兴飞,黄家雄,李贵平. 2022

[5]杨梅毁灭性蛀干新害虫——小粒材小蠹. 黄建珍,吴振旺,张晓琼,梁森苗. 2006

[6]松六齿小蠹研究进展. 王建军. 2022

[7]纳米TiO_2对油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 谢寅峰,姚晓华. 2009

[8]辽西油松林下幼树分布规律及其天然更新研究. 任丽华,邹桂霞,李凤鸣. 2010

[9]公路绿化植物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积累. 智颖飙,王再岚,王中生,马中,姚一萍,李红丽,崔艳,刘建平. 2007

[10]不同树种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邹桂霞,刘素媛. 1999

[11]模拟水分胁迫及复水对宁夏贺兰山油松种子萌芽的影响. 周源,王继飞. 2020

[12]松栎林天然更新模拟与不确定性分析. 王彬,田相林,廖梓延,王志涛,耿生莲,曹田健. 2020

[13]不同基质配比对油松容器移植苗生长的影响. 邹桂霞,任丽华,郑娟. 2014

[14]油松人工林相容性生长联立方程组模型构建. 刘宁,王彬,郑淑霞,李玉桂. 2024

[15]氯化稀土对油松种子萌发过程中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成根杰,张晓娟,潘登魁. 2001

[16]油松和侧柏常绿树种对典型污染物的吸滞与富集作用. 褚建民,王燕,王琼,李少宁,胡守明,王叶红. 2012

[17]宁夏贺兰山油松林林隙特征. 周源,何建龙,张源润,李贤,张永祥,季波,蒋齐. 2016

[18]油松病虫害发生特征及防治研究. 王敬贤,王建军. 2021

[19]北京典型绿化树种幼苗对干旱-复水的光合生理响应. 赵娜,刘诗莹,李少宁,徐晓天,温佳美,鲁绍伟. 2022

[20]辽西地区油松嫁接红松技术. 郑璐.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