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鲜鸡中主要腐败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生物胺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梅

作者: 刘梅;刘芳;刘胐;王新新;吴海虹;诸永志;王道营;许晓曦;徐为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胺;腐胺;尸胺;薄层层析;HPLC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5 年 36 卷 17 期

页码: 161-164+1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用不同选择性培养基对冰鲜鸡的主要腐败菌进行分离,利用16S r RNA基因序列测定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最后利用薄层层析和HPLC法对分离菌是否代谢产生物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冰鲜鸡中共分离筛选得到11株腐败菌,分别命名为C1、C4、C7、C8、PCA1、PCA2、PCA3、PCA4、PCA5、PCA7、PCA8。PCA1与Stentrophomona(狭长平胞属)、PCA4与Kouria(考克氏菌属)、PCA3与Enterobacter asburiae(阿氏肠杆菌)、PCA7与Enterobacter cancerogenus(生癌肠杆菌)、C1与Enterobacter ludwigii(肠杆菌属)、C4与Enterobacter cloacae(阴沟肠杆菌)、C7与Enterobacter hormaechei(肠杆菌属)、C8与Enterobacter hormaechei(肠杆菌属)、PCA2与Kocuria rhizophila(克氏库克菌属)、PCA5和PCA8与Staphylococcus(葡萄球菌属)亲缘关系近。通过薄层层析初步鉴定菌是否有产生物胺能力,发现PCA2、PCA5、PCA8不产生物胺,其余菌均产生物胺。利用HPLC进一步确定产生物胺菌发酵液中生物胺组成和含量,结果 PCA7只产生腐胺,含量为844.937μg/m L;其余菌株都产含量不同的腐胺和尸胺。本文研究表明,冰鲜鸡易受肠道菌污染,且产腐胺与尸胺,为冰鲜鸡的防腐与安全食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分类号: TS251.1

  • 相关文献

[1]冷藏兔肉中嗜冷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生物胺的特性分析. 王新新,刘芳,王道营,诸永志,吴海虹,卞欢,许晓曦,徐为民. 2014

[2]大肠杆菌YSY1产腐胺特性及相关基因分析. 徐文娟,刘芳,王道营,诸永志,周涛,徐为民. 2013

[3]六类鱼制品中生物胺的HPLC法测定. 曾萍,黄文玲,张友胜,张业辉,刘学铭,程镜蓉,汪婧瑜. 2018

[4]梅花鹿七种产物中生物胺的分析测定. 董万超,赵景辉,潘久如,刘继忠,高秀华. 1998

[5]液熏罗非鱼片在25℃贮藏过程中生物胺的变化. 蔡秋杏,李来好,陈胜军,陈晓凤,杨贤庆,吴燕燕,岑剑伟. 2010

[6]Nisin处理对冷藏兔肉贮藏特性的影响研究. 刘芳,王道营,卞欢,徐文娟,董焓,诸永志,徐为民. 2014

[7]多胺对甜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刘卫群,韩锦峰,彭文博,林秋萍. 1993

[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鲜叶中游离多胺含量. 吴琴燕,陈露,张文文,马圣洲,赵飞,庄义庆. 2016

[9]腐胺对藤稔葡萄果皮色素及相关酶的影响. 马丽,郭修武,赵文东. 2008

[10]外源多胺对葡萄果实中糖酸含量的影响. 马丽,郭修武,赵文东. 2015

[11]多胺在RRIM600橡胶树割面上的分布及与割胶的关系. 黄雪梅,杨少琼,蔡瑜,白先权. 2000

[12]腐胺对吸胀冷害下菜豆种子萌发及抗性的影响. 刘畅,李佳荫,刘大军,杨晓旭,冯国军. 2019

[13]外源腐胺促进苹果果皮花青苷积累的效应. 田义,王强,张利义,康国栋,杨玲,郝红梅,杨振英,丛佩华. 2009

[14]外源ABA、Put和BR对亚适温条件下番茄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白洁,蒋卫杰,余宏军,刘艳鹏. 2007

[15]食品中腐胺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徐君明,刘芳,王道营,诸永志,张牧焓,徐为民. 2013

[16]腐胺处理对机械伤番茄生理特性的影响. 史萌,郑秋丽,史君彦,高丽朴,左进华,关文强,王清. 2019

[17]腐胺对机械伤青椒果实生理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王云香,顾思彤,左进华,高丽朴,胡文忠,王清,姜爱丽. 2019

[18]外源多胺和激素对小菜蛾蛹期多胺含量的影响. 张志春,王满囷,张国安,方继朝. 2011

[19]基于中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生乳中的腐胺. 佀博学,张养东,郑楠,王加启. 2024

[20]铁钉菜乙醇提取物对真菌生长的影响. 欧阳桐娇,郑怡,刘艳如,林勇,郭文杰,江枝和.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