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橙有性多倍体发掘及遗传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璐璐

作者: 崔璐璐;党江波;韩国辉;郭启高;向素琼;梁国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梨橙;多倍体;InDel;单胚;多胚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1000-10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多倍体植株具有少核、有效成分含量高、树形矮化、抗逆性强等特点,在大田作物和果树育种中均有应用。梨橙是我国自主选育的优质甜橙品种,种子单胚,也有少量多胚种子出现。至今未见关于梨橙多倍体及梨橙单胚种子杂种性的报道。本研究以梨橙为材料,开展多倍体发掘和遗传鉴定研究。流式细胞术筛选与染色体显微观察相结合,对其自然产生的单胚种子萌发植株进行筛选,获得了三倍体2株、四倍体1株;InDel标记分析证实这些多倍体均为有性胚产生,其纯合位点比例较高,可能产生于第二次减数分裂核复原(SDR,second meiotic division restitution)以及减数分裂后加倍(PMD,post-meiotic genome doubling);多胚/单胚分子标记(MITE-P2)分析表明,梨橙基因组DNA扩增出了清晰的短片段和模糊的长条带,可能与其能产生多胚种子有关;而3株多倍体后代均只扩增出了清晰的短条带,该3株多倍体可能不能产生多胚种子。本研究表明:梨橙后代中多倍体比例较高,通过梨橙单胚种子可获得有性多倍体,自梨橙后代获得单胚四倍体是可能的。本研究为以梨橙为亲本培育多倍体以及单胚四倍体筛选提供了重要参考。

分类号: S666.4

  • 相关文献

[1]单胚甜橙良种——梨橙的选育. 程昌凤,郭树民,刘昌文,罗贤林,李显全. 2007

[2]施肥量对梨橙产量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周孝清,王武,谢永红. 2012

[3]两种春季高接方法在柑橘上的效果比较. 王虹,杨海健,周心智,张云贵,罗清平. 2016

[4]甜菜单胚雄性不育杂交种“内2499”的选育. 赵尚敏,白晨,张惠忠,牛素清,李晓东,付增娟,鄂圆圆. 2014

[5]糖能兼用型甜菜新品种“吉能源甜菜1号”的选育. 李文,王鑫,徐长洪,温暖,李万军. 2011

[6]单胚高糖型甜菜新品种HDTY02选育报告. 陈连江,王定杰,陈丽,赵春雷,王希,丁广洲,贾海伦,马龙彪. 2016

[7]单胚高糖偏丰产型甜菜新品种HDTY04的选育. 赵春雷,陈丽,王希,丁广洲,王定杰. 2021

[8]单胚雄性不育多倍体甜菜新品种甜单302的选育. 王华忠,张文彬,倪洪涛,路运才,杨万春,张杰,邰树仁,王耀武,刘洪民,吕巍. 2002

[9]"JKF208-11"甜菜新品种的选育. 宁艳东,兰西,张景楼,杨国,徐驰,王清发. 2020

[10]多胚水稻ApⅢ(双13)的胚胎学观察. 母锡金,朱至清,蔡雪,倪丕冲,时光春. 1996

[11]多胚苎麻的诱导及多胚性遗传分析. 温岚,喻春明,王延周,陈平,陈继康,谭龙涛,熊和平. 2011

[12]单胚清见橘橙×椪柑产生高比例多胚种子及多胚有性的分子检测. 洪棋斌,李喜庆,江东,陈竹生,向素琼,龚桂芝,叶庆亮. 2003

[13]两对互补的显性基因控制着柑桔属和枳属的无融合生殖. 洪棋斌,向素琼,陈克玲,陈力耕. 2001

[14]单胚槾橘×多胚岩溪晚芦椪柑多胚种子的胚分离培养及后代的叶形态和SSR鉴定. 彭祝春,龚桂芝,马喜军,洪棋斌. 2012

[15]依兰(番荔枝科)雌配子体发育研究. 甘阳英,徐凤霞. 2017

[16]生长调节剂对亚麻无融合生殖诱导的初步研究. 康庆华. 2013

[17]单胚槾橘*多胚岩溪晚芦槿柑多胚种子的胚分离培养及后代的叶形态和SSR鉴定. 彭祝春,龚桂芝,马喜军,洪棋斌. 2012

[18]利用分子标记对‘淮稻5号’进行品种真实性鉴定. 顾伟航,田佳琪,朱明超,文正怀,严卫古,王兴龙,张大兵,袁政. 2018

[19]甘薯IbANR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武传建,戚骁,李仁赛,封功成,苏静静,葛海军,马代夫,王爱民. 2017

[20]基于名优谷子品种晋谷21全基因组重测序的分子标记开发. 赵庆英,张瑞娟,王瑞良,高建华,韩渊怀,杨致荣,王兴春.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