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黄绿叶色突变体ygl的农艺性状及其调控基因初步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秦丹丹

作者: 秦丹丹;李梅芳;许甫超;徐晴;葛双桃;董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麦;黄绿叶色;农艺性状;QTL定位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9 年 06 期

页码: 653-6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叶色突变是植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突变株系是解析植物光合作用和光形态建成等过程的理想材料。大麦黄绿叶色突变体ygl是本课题组在鄂大麦934的EMS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的,该突变体的叶色在整个生育期都较野生型浅,而且苗期呈现黄绿色,后期表现为浅绿色。与野生型相比,ygl株高和千粒重分别表现为极显著和显著降低,其它重要产量性状,如穗数、穗长和穗粒数等无显著变化。进一步分析发现,ygl苗期叶片中基粒类囊体严重线性化,叶绿体超微结构受损。以正常叶色大麦品种Harrington和黄绿叶色突变体ygl为亲本构建了F_2分离群体,对F_2群体及其衍生的F_(2:3)家系进行分析发现,该性状由一个隐性核基因控制,命名为HvYGL(yellowgreenleaf)。利用上述F_2群体,通过基于SSR的BSA法,将该基因初步定位在大麦3H染色体上12.7 cM的区间内,其中 Bmag0209、 EBmac0871和 Bmag603三个标记与黄绿叶色性状共分离。

分类号: S512.3

  • 相关文献

[1]具有黄绿叶标记的香型籼稻不育系选育研究. 高必军,文绍山,焦峻. 2010

[2]小麦矮秆种质SN224的鉴定及农艺性状QTL分析. 王鑫,马莹雪,杨阳,王丹峰,殷慧娟,王洪刚. 2016

[3]亚麻主要农艺与品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高凤云,斯钦巴特尔,张辉,伊六喜,侯建华,周宇. 2018

[4]基于玉米导入系群体7个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席先梅,逯晓萍,薛春雷,李俊伟,韩平安,张坤明,卢艳丽. 2018

[5]基于SSR分子标记的高丹草遗传图谱构建及相关性状QTL定位. 于肖夏,南志标,于卓,杨东升,谢锐,石悦,吴国芳. 2018

[6]开花后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大豆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QTL分析. 王英,程立锐,冷建田,吴存祥,侯文胜,韩天富. 2010

[7]利用BSA-Seq方法快速定位作物农艺性状QTL/基因概述. 周文期,刘忠祥,王晓娟,何海军,周玉乾,杨彦忠,连晓荣,李永生. 2022

[8]豇豆SNP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 李建领,公丹,王素华,陈红霖,程须珍,熊涛,王丽侠. 2022

[9]二棱大麦数量性状的多元遗传分析. 刘志萍,张凤英,包海柱. 2009

[10]内蒙古东部旱作区大麦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包海柱,李春艳,张凤英,张建民,刘志萍. 2013

[11]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研究. 王赛勤,郭军. 1996

[12]黎巴嫩引进大麦种质的黄花叶病抗性及农艺性状评价. 乔海龙,沈会权,栾海业,陶红,臧慧,张英虎,陈健,陈和. 2018

[13]大麦种质资源形态特征及农艺性状的分析. 陈晓静,沈会权,乔海龙,陈和,陈健,陶红. 2007

[14]大麦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田和彬,汪军妹,华为,杨建明. 2011

[15]啤用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及部分酿造品质的影响. 包海柱,张凤英,刘志萍,李艳玉. 2010

[16]大麦品质和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黄祖六,潘裕平. 2000

[17]北美引进大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 朱德馨,田和彬,汪军妹. 2012

[18]氮磷钾肥配施对旱田大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王仙,聂石辉,张金汕,任毅,耿洪伟,张建平,徐其江,董庆国,方伏荣. 2017

[19]沼液施用量对大麦农艺性状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杨智青,丁海荣,陈应江,金崇富,时凯,侯福银,封功能,黄倩倩. 2019

[20]浙江地区大麦产量等农艺性状的环境适应性. 巫小建,汪军妹,岳文浩,李育.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