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油11号产量与构成因素的关系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泽素

作者: 黄泽素;何采平;魏忠芬;王通强;罗鸿源;代文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黔油11号;杂交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丰产稳产性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02 年 30 卷 03 期

页码: 24-2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区域试验资料 ,采用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对杂交油菜品种黔油 11号产量及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各因素对黔油 11号产量的贡献大小为单株生产力 >单株角果数 >分枝部位 >千粒重 >分枝数 >角实粒数 >株高 ;并建立了产量与各构成因素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2 6 1.15 - 1.2 2 x1 +0 .89x2 -2 1.5 1x3+0 .2 2 x4 - 3.85 x5+10 .4 0 x6 +8.72 x7。运用产量主效应值、离回归系数和回归离差分析表明 :黔油 11号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适宜在贵州省大部分地区种植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1号的选育. 何采平,黄泽素,魏忠芬,王通强,罗鸿源,代文东. 2002

[2]双低高产杂交油菜黔油18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陈静,肖华贵,李超,饶勇. 2008

[3]甘蓝型“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的选育. 王通强,黄泽素,代文东,田筑萍,魏忠芬,何采平,杨晓容. 2003

[4]高稳系数法分析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的丰产稳产性. 杨晓容,王通强,黄泽素,代文东,李德珍. 2003

[5]黔花生1号产量与构成因素的关系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杨顺国,李正强,郭贵敏. 2003

[6]糯玉米苏科糯1701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赵文明,袁建华,张美景,孔令杰,李杰,陈艳萍. 2022

[7]栽培因素对“黔油10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魏忠芬,黄泽素,何采平,代文东. 2000

[8]不同栽培密度对杂交油菜产量的影响. 陈新军,戚存扣,高建芹,伍贻美. 2001

[9]黔油系列油菜新品种综合配套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 Ⅰ.黔南地区油菜新品种黔油11号的高产栽培模式. 魏忠芬,王军,谭群英. 2003

[10]中早熟玉米杂交种吉单119丰产稳产性分析. 代秀云,焦仁海,徐艳荣,仲义,侯宗运,刘兴二. 2016

[11]苦荞新品种'晋荞麦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前景. 李秀莲,史兴海,高伟,朱慧珺,崔林. 2011

[12]油研50亲本资源的选择与两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分析. 张瑞茂,陈大伦,李其义. 2015

[13]黔花生一号产量与构成因素的关系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杨顺国,李正强,郭贵敏. 2002

[14]异源八倍体小黑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研究. 王竹,董永琴,杨天英,赵卫敏,毛春,何立国. 2007

[15]枣树的整形修剪. . 2014

[16]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的丰产稳产性与适应性分析. 张瑞茂,李其义,陈大伦. 2015

[17]谷子新品种峰红谷的丰产稳产性及其利用. 刘斌,李书田,张立媛,王显瑞,柴小娇,赵禹凯. 2013

[18]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新品种丰产稳产性的评价. 姚金保,张鹏,马鸿翔. 2019

[19]糯玉米品种丰产稳定性的AMMI模型分析. 卢德生,王桂跃,赵福成,韩海亮,谭禾平. 2010

[20]烘烤型小花生新品种潍花14号选育及其丰产稳产性分析. 付春,单雷,鲁成凯,刘皓,宋晓峰,姜言生,徐平丽,高晓东.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