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根酸菜风味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赖海梅

作者: 赖海梅;颜朗;王雅利;杨梦露;黄玉立;曾雪晴;梅源;朱永清;葛黎红;赵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圆根酸菜;气相色谱-质谱法;有机酸;挥发性物质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24 年 009 期

页码: 205-212

摘要: 目的 研究川西地区传统圆根酸菜风味成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测定圆根酸菜的有机酸和挥发性物质。结果 圆根酸菜中共检测出5种有机酸,乙酸和乳酸是主要有机酸。乙酸风味强度值最高,对酸菜呈味贡献最大,其次是乳酸和琥珀酸。此外,苹果酸和柠檬酸也是影响圆根酸菜呈味贡献的重要因素。圆根酸菜中共检测到挥发性物质263种,主要包括酮类、酯类、醛类、酸类和醇类。44种挥发性物质是所有样品共有的,占挥发性物质含量的76.07%~88.19%。5-羟甲基糠醛和4-丙基苯酚是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分别占挥发性物质含量的33.4%和28.1%。结论 圆根酸菜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5-羟甲基糠醛和4-丙基苯酚可以作为区分圆根酸菜品质的重要指标。

分类号: TS255.5

  • 相关文献

[1]GC-MS结合电子鼻分析1-MCP处理对线椒低温贮藏期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潘冰燕,鲁晓翔,张鹏,李江阔,陈绍慧. 2016

[2]鲟鱼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分析. 刘奇,郝淑贤,李来好,杨贤庆,黄卉. 2012

[3]部分徐麦品种(系)馒头的挥发性物质和质构分析. 刘立伟,刘东涛,马红勃,张会云,王静,冯国华. 2023

[4]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郭家刚,杨松,伍玉菡,朱倩,杜京京,江舰. 2024

[5]干燥温度对紫苏挥发性物质组成的影响. 卢江长美,张超,马越,赵晓燕. 2016

[6]玉杏发酵酒及蒸馏酒挥发性物质分析. 杨沫,孙玉霞,赵新节,韩伟伟,董书甲. 2018

[7]油脂类食品中脂肪酸单氯丙醇单酯和双酯的分离测定. 傅武胜,吴少明,华娟,吴永宁,唐昌东,方勤美. 2014

[8]八种高盐腌制芥菜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对比分析. 徐俐,胡伯凯,吴康云,邓英. 2013

[9]腊梅花精油化学成分分析(英文). 沈强,刘晓博,张小琴,司辉清. 2014

[1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检测杨梅中噻嗪酮残留. 龙家寰,李刚,张盈,魏进,段婷婷. 2017

[11]辣椒汁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唐鑫,夏延斌,吴灿. 2014

[12]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二甲戊灵在棉花中的残留量. 于乐祥,梁林,张爱娟,翟淑华,刘伟. 2015

[13]GC-MS分析鸡油菌中挥发性成分. 李文,谷镇,杨焱,冯涛,刘艳芳,周帅,张劲松. 2013

[14]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动物组织中残留的10种β_2-兴奋剂. 吴平谷,陈慧华,王强,应永飞,赵永信,宋国良,徐小明. 2008

[15]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豇豆中丁硫克百威、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的残留. 方宗壮,谢艳丽,王萌,张宇,吉哲蓉. 2016

[16]在线凝胶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 李俊,郭晓关,杜楠. 2016

[17]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大黄鱼肉挥发性成分. 吕卫金,赵进,毛赟燕,励建荣,陆海霞,徐永霞,李钰金. 2013

[18]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柱状田头菇挥发性成分. 李文,谷镇,杨焱,冯涛,刘艳芳,汪雯翰,吴迪,张劲松. 2012

[19]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QuEChERS法快速检测青椒中15种邻苯二甲酸酯. 严煌倩,李勇,翟丽菲,龙玲,程金金,陈小龙,葛静,杨丽璇,余向阳. 2018

[20]春季不同时期安吉白茶香气成分比较与分析. 尹鹏,刘威,王子浩,刘盼盼,郭桂义.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