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1998~2007年早稻区试结果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雷建国
作者: 雷建国;张正国;余传元;肖宇龙;彭从胜;李马忠
作者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江西省农业厅
关键词: 早稻;区试;江西;产量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09 年 21 卷 02 期
页码: 15-17
摘要: 分析了江西省1998~2007年10年的早稻区域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近10年来江西省早稻区试的平均产量及日产量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影响产量的经济性状中除有效穗呈逐年减少外,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增加较明显的是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这2个性状。所有参试品种(组合)的农艺性状中,生育期的变化不是很明显,株高及穗长性状具有增加的趋势。
分类号: S511.31
- 相关文献
[1]江西省2005年早稻新品种区试简报. 邱在辉,陈大洲,张正国,陈竹林,熊美珍,李名迪. 2006
[2]1999~2003年湖南省早稻区试结果分析. . 2005
[3]江西省2004年辣椒杂交品种区域试验报告. 方荣,陈学军,缪南生. 2005
[4]江西省2005年中稻新品种区试简报. 邱在辉,朱雪晶,彭从胜,王凤虎,陈竹林,熊美珍,李名迪. 2006
[5]江西省主要早稻品种稻瘟病抗性评价. 赖艳,兰波,杨迎青,徐卫东,李湘民. 2013
[6]2003—2011年江西省审定早稻品种分析. 李永辉,蔡怡聪,聂元元,毛凌华,卓陈雅. 2013
[7]2009~2010年婺源县主栽早稻品种稻瘟病的抗性监测. 汪锐辉,姚华源,朱桂兰,洪豹元,李湘民. 2011
[8]山西省南部夏播大豆区试分析. 刘博,卫玲,肖俊红,杨海峰,段学艳,陈爱萍,任瑞兰. 2018
[9]茶树新品系'春萱'选育研究. 林郑和,单睿阳,陈常颂,钟秋生,游小妹,陈志辉,阮其春. 2020
[10]2016-2021年黄淮南部区试大豆品系(种)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王大刚,杨勇,胡国玉,黄志平. 2024
[11]不同灌水量对水、早稻营养生长和光合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 邹桂花,梅捍卫,余新桥,刘鸿艳,刘国兰,李名寿,罗利军. 2006
[12]旱稻品种的筛选及应用. 独凤荣,刘超,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 2000
[13]行株距配置对超高产早晚稻产量的影响. 林洪鑫,潘晓华,石庆华,彭春瑞,吴建富,雷享亮. 2011
[14]早稻直播密度对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方宝华,刘云开. 2011
[15]不同类型土壤对饲用早稻产量与米质的影响. 方宝华. 2011
[16]紫云英与化肥配比施用对早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刘威,王晓雨,朱德雄,詹鹏,李培根,戴志刚,鲁剑巍,耿明建. 2017
[17]不同生育期温度逆境处理对早稻产量的影响. 刘洋,方宝华,何小娥,杨坚,滕振宁,张玉烛. 2016
[18]早籼早粳稻在湖南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蒋敏明,唐云鹏,张卫星,崔婷,何洋,任西明,谭文清,唐启源. 2014
[19]水稻施用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效果研究. 余泓,屈喜燕,高鹏,杨志长,高菊生. 2019
[20]减量化肥配施紫云英绿肥对早稻种植效益及晚稻后效的影响. 詹鹏,黄琳,李培根,周剑雄.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江西省双季稻"早籼晚粳"种植模式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研究
作者:乐丽红;黄梅梅;何虎;帅鹏;杨宙;邱在辉;肖宇龙;刘凯丽;蔡辉;杨红兰;何峰;胡雨;平先良
关键词:早籼晚粳;生育期;温光利用;栽培模式;周年;产量;经济效益
-
氮肥增效剂对水稻叶片保护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帅鹏;杨宙;胡兰香;束爱萍;肖宇龙;孙明珠;何虎
关键词:氮肥增效剂;水稻;保护酶活性;产量
-
三系杂交水稻中杂种优势位点的发掘与简要遗传分析
作者:王智权;唐书升;罗鑫;王晓玲;肖宇龙;余传元
关键词:三系杂交水稻;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杂种优势位点;微效QTL
-
江西大禾谷资源的籼粳分化与品质分析
作者:李霞;花旺忠;王雪松;唐书升;吴婷;罗鑫;肖宇龙;王智权;余传源;余丽琴;王晓玲
关键词:大禾谷;SNP;籼粳分化;品质
-
不同叶面肥对晚稻叶片衰老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何虎;杨宙;邱在辉;肖宇龙;帅鹏;付高平
关键词:叶面肥;晚稻;生理特性;保护酶;产量;叶片衰老
-
水稻东野型不育系异交不亲和性的鉴定和遗传分析
作者:熊涛;聂元元;毛方明;雷建国;毛凌华;朱珊;黄仁良;沈显华;严松
关键词:东野型不育系;异交不亲和性;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遗传分析;基因定位
-
应用东乡野生稻回交重组自交系分析水稻耐低氮产量相关性状QTL
作者:吴婷;李霞;黄得润;黄凤林;肖宇龙;胡标林
关键词:耐低氮;东乡野生稻;产量性状;数量性状基因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