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杂交粳稻主要亲本的株叶型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对育种的意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姚继攀
作者: 姚继攀;梁传斌;张敏;张雪;张丽颖;李如海;李全英;张忠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北方杂交粳稻;配合力;株叶型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4 年 09 期
页码: 83-87
摘要: 北方杂交粳稻的研究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中,获得理想株型是北方杂交粳稻主要的攻克目标。文章主要选用北方杂交稻常用的10个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配组100个杂交组合,通过和亲本相比较,对株叶型性状及配合力进行分析,观察杂交粳稻亲本和后代株叶型性状遗传的表现力。结果表明,剑叶宽、倒二叶长、剑叶与茎秆夹角(剑叶角)、倒二叶宽、倒二叶与茎秆夹角(倒二叶基角)、倒三叶长、倒三叶宽、倒三叶与茎秆夹角(倒三叶基角)、株高与秆长指标之间在大多数亲本上表现出了配合力的同向性,而在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和株叶型性状方面没有太大联系。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不同株叶型冬小麦生长动态分析. 行翠平,韩东翠,史民芳,安林利,高海燕. 2003
[2]不同株叶型冬小麦生长动态分析. 行翠平,韩东翠,史民芳,安林利,高海燕. 2003
[3]贵州高原粳稻与矮秆籼稻杂交F_2株叶型及抽穗期变异初探. 沈福成,陈文强,潘建慧. 1988
[4]杂交粳稻育种的科研与策略探讨. 何娜,付亮,姜洪涛. 2012
[5]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北方杂交粳稻颖花结实的影响. 李全英,李海波. 2011
[6]论北方杂交粳稻的育种攻关. 洪立芳,刘秉全,李增高,毛振武,张爱武. 1993
[7]开花期温度对北方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花粉败育及育性的影响. 全东兴,周广春,侯立刚. 2011
[8]部分高油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马延华,金益,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 2009
[9]玉米自交系414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薛林,印志同,胡加如,陈国清,陆虎华. 2006
[10]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研究. 王赛勤,郭军. 1996
[11]特早熟杂交棉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回归分析. 孙长君,吴琼,吴晓东,李书涛,王子胜. 2011
[12]小麦收获前种子发芽敏感性配合力的研究. 肖文言,徐风. 1993
[13]籼型杂交水稻光合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翟虎渠 ,曹树青 ,唐运来 ,张荣铣 ,盛生兰 ,龚红兵 ,杨图南. 2002
[14]玉米4类种质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刘祥,李凤艳,彭泽斌,刘新芝,张兴华,韦继兴. 2000
[15]冬小麦新品系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庞春明. 1994
[16]粒用高粱新选亲本配合力分析. 王立新,成慧娟,马尚耀,葛占宇,严福忠,张姼,隋虹杰. 2014
[17]Suwan种质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沈建华,任洪,徐如宏,王春梅. 2012
[18]从不同源杂交种选育玉米二环系的配合力研究. 潘敏娜,郑常祥. 2017
[19]耐冷杂交稻恢复系配合力分析. 伍祥,周乐良,陈文强,石帮志. 2006
[20]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优良恢复系6958 R的选育. 张瑞茂,李敏,陈大伦.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水稻新品种辽粳192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姚继攀;蒋洪波;刘博;梁传斌;刘军;沈枫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辽粳1922;选育;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
秸秆还田与施氮水平对大豆氮素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杨栗恒;尚磊;王孟雪;张云贵;张敏;王鹏
关键词:秸秆还田;氮素分配;大豆;产量
-
二十三个离褶伞属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子身份证构建
作者:刘娜;宋莹;张敏;吕立涛;李跃;黄磊
关键词:离褶伞属;遗传多样性;SSR分子标记;DNA分子身份证
-
60Co-γ射线对大球盖菇的诱变效应及鉴定分析
作者:宋莹;刘娜;吕立涛;张季军;李跃;张敏
关键词:大球盖菇;诱变;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
-
芥菜新品种华芥1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作者:吴双花;宁斌;李德超;王春丽;陈程程;张敏;常伟;毛海啸;万正杰
关键词:芥菜;华芥11号;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玛瑙红樱桃不同发育时期胚败育果实转录组分析
作者:宋莎;江旭升;金吉林;张绿萍;张敏
关键词:玛瑙红樱桃;胚败育;转录组测序;生育期;差异表达基因
-
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辽丹67优89机械化高产制种技术
作者:张满利;李全英;李如海
关键词:杂交粳稻;辽丹67优89;机械化;制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