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减氮栽培模式对杂交籼稻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敏

作者: 李敏;罗德强;蒋明金;江学海;姬广梅;李立江;周维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籼稻;减氮;控水;增密;产量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2 年 28 卷 004 期

页码: 598-6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索不同减氮栽培模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调控效应,为水稻减氮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杂交籼稻品种'成优981'和'宜香优2115'为试验材料,以常规高产栽培为对照(湿润灌溉、种植密度20.0×104/hm2、施氮量187.5 kg/hm2,T0),设3种减氮栽培处理:单一减氮(湿润灌溉、种植密度20.0×104/hm2、减氮10%,T1),增密减氮(湿润灌溉、种植密度24.0×104/hm2、减氮10%,T2),控水增密减氮(轻干湿交替灌溉、种植密度24.0×104/hm2、减氮10%,T3).研究不同减氮栽培模式对水稻根系生长、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1)与常规高产栽培(T0)相比,单一减氮栽培(T1)水稻根干重、根系α-NA氧化量、根系伤流强度有显著降低;增密减氮栽培(T2)水稻根干重与T0基本相当,但根系α-NA氧化量、根系伤流强度显著降低;控水增密减氮栽培(T3)在拔节期和抽穗期的水稻根系生长指标与T0差异较小,成熟期多显著高于T0.2)与T0相比,T1在拔节、抽穗、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多显著降低;T2和T3在拔节、抽穗期的氮素积累量与T0差异较小;抽穗至成熟阶段的氮素积累量、成熟期穗部氮素分配量均为T3>T0>T2>T1;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表现为T3>T2>T1,且T3上述指标均较T0有所提高.3)4种栽培模式的水稻产量表现为T3>T0>T2>T1.T1较T0产量降低6.37%,其中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均显著降低;T2主要降低了穗粒数和千粒重,因而产量也有所降低;T3较T0增产1.78%,主要提高了结实率和千粒重.[结论]单一减氮显著降低水稻根系生长量和氮素积累量,进而造成显著减产;增密减氮能有效提高水稻根系生长量和氮素积累量,减少产量损失;控水增密减氮栽培能显著提高水稻中后期根系生理活性和氮素积累量,并促进氮素由营养器官向穗部转运,提高氮肥利用率,实现减氮高产.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控水增密模式对杂交籼稻减氮后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李敏,罗德强,江学海,蒋明金,姬广梅,李立江,周维佳. 2020

[2]控水增密模式对水稻减氮后光合生产特性的影响. 李敏,罗德强,蒋明金,江学海,姬广梅,李立江,周维佳. 2020

[3]增密减氮处理对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影响. 潘荣光,孙红梅. 2017

[4]减氮对机插杂交籼稻茎秆生长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徐文波,王荣基,蒋明金,江学海,姬广梅,李敏,罗德强,周维佳. 2021

[5]减肥增密对三熟制直播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韩德鹏,王馨悦,郑伟,肖小军,李亚贞,黄天宝,熊文,夏晶,黄宇辉,陈明,欧阳凤仔. 2024

[6]半干旱区玉米行距调整增密对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王洪君,王楠,胡宇,栾天宇,孙孟琪,梁烜赫,赵鑫,栾天浩,代永刚,陈宝玉. 2018

[7]控释掺混肥结合增密对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和氨挥发的影响. 曹兵,丁紫娟,侯俊,马孝卫,王学霞,王磊,王甲辰,邹国元,倪小会,陈延华. 2022

[8]不同施氮水平对耐密宜机收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兰慧青,张向前,程玉臣,师晶晶,陈宣伊,步恒通,白东星,路战远,刘雅杰,陈丽荣. 2023

[9]分蘖期控水处理对超级稻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孔雷蕾,李妹娟,唐湘如,杜尧东,王华. 2015

[10]控水对日光温室樱桃番茄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宇曦,武隆楷,王娟娟,李衍素,贺超兴,于贤昌,王君. 2020

[11]减氮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源库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 李武,段美洋,潘圣刚,田华,唐湘如. 2013

[12]减施氮肥条件下接种根瘤菌对鹰嘴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黄贵斌,牛永岐,周丽蕾,关耀兵,赵永峰. 2021

[13]减氮增锌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尹彩侠,李前,孔丽丽,侯云鹏,秦裕波,王蒙,刘志全. 2020

[14]控释尿素减施对双季稻光合特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黄思怡,周旋,田昌,徐泽,袁浩凌,刘强,谢桂先,彭建伟. 2020

[15]地下水埋深与施氮水平对夏玉米生长及硝态氮量的影响. 佘映军,李平,白芳芳,杜臻杰,梁志杰,齐学斌. 2021

[16]控释氮肥及减氮对设施番茄产量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张磊,王甲辰,王学霞,陈延华,曹兵,周哲哲. 2021

[17]化肥减氮配施对洞庭湖区双季稻产量和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的影响. 袁沛,周旋,杨威,尹凌洁,靳拓,彭建伟,荣湘民,田昌. 2023

[18]减氮和侧深基施缓混肥对‘南粳5055’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阚建鸾,石吕,韩笑,周志宏,苏建平,刘建,薛亚光. 2024

[19]云南旱地小麦新品种产量和品质对减量施氮的响应. 乔祥梅,王志龙,蒋欣彤,王志伟,高仕兰,程加省,李灶福,于亚雄,杨红. 2022

[20]减氮增钙及施用时期对花生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伊淼,王建国,尹金,郭峰,张佳蕾,唐朝辉,李新国,万书波.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