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红壤丘陵水土流失防控与循环农业模式构建及其应用(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翁伯琦

作者: 翁伯琦;钟珍梅;罗旭辉;应朝阳;王义祥;叶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防控;综合生产力;能值分析;固碳增汇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2 年 07 期

页码: 1536-1542+1557

摘要: [目的]构建南方红壤丘陵水土流失防控与循环农业模式,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国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的成因和长期治理却收效不显著的原因,提出南方丘陵水土流失区综合防控的基本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种模式的关键技术、经济效益、生态服务功能和固碳增汇效果。[结果]南方丘陵水土流失区综合防控的基本思路即:将水土流失防治与现代农业生产相结合,构建"果(茶)-草-畜-沼"水土流失综合防控的循环农业模式;应用效果分析表明,在南方丘陵区建立循环农业模式以防控水土流失效果显著,能同时满足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结论]该研究建立了一种适合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治理与农业保护性开发的有效模式,可带动山区生态恢复与乡村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S157

  • 相关文献

[1]秸秆还田固碳增汇效果研究进展. 罗龙皂,李渝,蒋太明. 2013

[2]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 廖西元,李凤博,徐春春,申红芳,方福平. 2011

[3]中国草地碳汇功能提升的挑战和行动对策. 张一然,赵依杨,倪义平,张雅楠,丁勇,刘丽. 2024

[4]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对固原市农业综合生产力要素作用分析. 范克钧,李永平,王秀琴,王天宁,刘世新. 2010

[5]闽北山区红壤丘陵开发地生态恢复与综合利用模式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翁伯琦,应朝阳,黄毅斌,王义祥,方金梅. 2006

[6]沼液施用量对毛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碳储量的影响. 柴彦君,黄利民,董越勇,李艳,王志荣,单胜道,平立凤,张无敌. 2019

[7]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农机农艺配套融合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王萍,李瑶,夏文建,曹晓林,刘秀梅. 2015

[8]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红壤丘陵区水田多熟制种植效益. 李伟伟,卞新民,王伟,戴兴临. 2005

[9]中国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规律与土壤允许侵蚀量的研究. 水建国,叶元林,王建红,柳茶茶. 2003

[10]红壤兵陵区圆叶决明新品种的适应性研究. 文石林,徐明岗. 2001

[11]竹豆间种对柑橘园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的影响. 马昕伶,秦文婧,刘凯,刘佳,樊剑波,李忠佩,陈晓芬,吴萌,江春玉,刘凯丽,武志峰,刘明. 2021

[12]红壤丘陵区不同种草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与生态环境效应. 徐明岗,文石林,高菊生. 2001

[13]湘南红壤丘陵区不同生态种植模式下土壤磷素流失特征. 袁敏,文石林,徐明岗,董春华,秦琳,张璐. 2013

[14]生态牧草筛选及其在生态果园应用的研究. 黄毅斌,应朝阳,郑仲登,方金梅,翁伯奇. 2001

[15]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有机碳储量的比较研究. 李家永,袁小华. 2001

[16]红壤丘陵区小型花生播种机的设计和试验研究. 药林桃,曹晓林,董力洪,陈盾. 2015

[17]北亚热带红壤丘陵区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CH_4通量及其影响因素. 田亚男,聂文婷,张水清,Muhammad Shaaban,吕昭琪,殷欣,林杉. 2015

[18]南方红壤丘陵农区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 胡明文,文石林,徐明岗. 2009

[19]湘南红壤丘陵区不同生态模式水土流失特征. 袁敏,文石林,秦琳,董春华. 2012

[20]湘南红壤丘陵区草山草坡改良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高菊生,文石林,段贵平.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