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收时间对玫瑰茄种子质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侯文焕

作者: 侯文焕;赵艳红;廖小芳;唐兴富;李初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玫瑰茄;采收时间;水分含量;百粒重;萌发特性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9 年 12 期

页码: 2913-29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玫瑰茄种子的适宜采收时间,为其种子生产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M3、M5和玫瑰茄-2为试验材料,分别于开花后7、14、21、28、35、42、49和56 d采收种子,分析不同采收时间3份种质种子的基本参数(种皮色、水分含量、百粒重和种子大小)和萌发特性(发芽指数、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随种子采收时间的推迟,M3、M5和玫瑰茄-2种子的种皮色均分别由乳白色、浅绿色、灰黄色变为黑褐色;水分含量均呈下降的变化趋势,百粒重、种子长与宽、发芽指数、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3份种质种子的水分含量均在开花后56 d最低,开花后7 d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采收时间(P<0.05,下同);M3种子的百粒重在开花后35 d最大,达4.44 g,M5种子的百粒重在开花后35~42 d最大,达3.14 g,玫瑰茄-2种子的百粒重在开花后49 d最大,达4.18 g;3份种质种子在开花7 d采收时的长、宽和厚度显著小于其他采收时间;随种子采收时间的推迟,M3和玫瑰茄-2种子的宽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M5种子的宽度呈增加的变化趋势;开花后35和28 d采收M3和M5种子的发芽指数、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最高,开花后28 d采收玫瑰茄-2种子的发芽指数最高,开花后35 d采收玫瑰茄-2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最高。【结论】综合分析玫瑰茄种子的种皮色、水分含量、百粒重和种子大小及发芽指数、发芽势和发芽率等指标,M3、M5和玫瑰茄-2的种子适宜在种皮色完全转为黑褐色时即开花后1个月左右(28~35 d)进行采收。

分类号: S567.219

  • 相关文献

[1]1O~12月份柑橘、枇杷、杨梅管理技术要点. 施书星. 2007

[2]不同采收时间、不同采收部位对谷子发芽率的影响. 高志军,杨文耀,宋满刚,张更. 2017

[3]采收时间对不同保鲜环境荔枝耐贮藏能力的影响. 徐赛,杨慧,陈岩,王富华,孙秀秀,陆华忠. 2018

[4]采收时间对新疆阿克苏地区机采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李星星,马辉,王亮,戴路,张永杰,崔建平,杨健,张建芳. 2021

[5]HPLC法测定辣椒秸秆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 周卫东,陆相龙,邵涛,王亚琴,姚宏霏. 2012

[6]海南裸花紫珠中毛蕊花糖苷和木犀草苷含量分析. 于福来,吴丽芬,庞玉新,黄梅,张影波,孙懂华,李伟. 2016

[7]不同肥料运筹模式下采收时间对烤烟经济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刘雅娴,沈晗,杜传印,管恩森,汤朝起,瞿永生,刘冰,马兴华,徐秀红. 2020

[8]不同采收时间对黄瓜种子质量的影响. 曹明明,邓强,王惠哲,杨瑞环,赵海燕,刘长悦. 2023

[9]采收时间对油葵种子质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姣梅,谭美莲,雷中华,汪磊,杨春安,汪魏,王玲,严兴初,王力军. 2022

[10]不同时间采收的灵武长枣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李慧,李百云,李超. 2022

[11]辣椒秸秆辣椒素和营养成分含量测定. 陆相龙,董青,邵涛,王亚琴,赵鑫,郑会超,姚宏霏,周卫东. 2012

[12]不同采收期云南黄连中有效生物碱含量测定. 李智敏,张庭,石瑶,田浩,张金渝,潘俊,徐明,李晚谊. 2011

[13]砧木和采收时间对金秋砂糖橘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其贮藏品质分析. 欧阳艳,陈俐,肖亚强,王春发,李建仁,杨玉,陈为峰,李宏祥. 2022

[14]野生罗布麻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及其在茎叶中积累动态. 魏春雁,李庆华,黄九林,李建东. 2008

[15]采收时间对醉金香葡萄果实品质及芳香化合物的影响. 张玉,王伟,王君虹,朱作艺,李雪,王强. 2019

[16]不同施氮量下采收时间对烤烟经济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刘雅娴,杜传印,刘冰,杨德廉,王毅,孙刚,管恩森,马兴华,徐秀红. 2021

[17]盐渍化土壤覆土材料理化性状及其对双孢蘑菇生长的影响. 郭尚,南晓洁,刘秀珍. 2017

[18]烟草不同成熟度及淋雨处理采收的果实对其种子活力的影响. 孙学永,殷凤生,周应兵,杨华应. 2002

[19]玫瑰茄花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叶春勇,梁红,蒋行根,池广友. 2001

[20]食用玫瑰茄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章建浩,陈松,刘海斌,叶春勇.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