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病毒多抗原表位基因融合表达产物的抗原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冬梅

作者: 王冬梅;沈文涛;黎小瑛;周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表位;马铃薯X病毒;烟草

期刊名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ISSN: 1007-8738

年卷期: 2008 年 24 卷 11 期

页码: 1048-1050+10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筛选出高抗原性的口蹄疫病毒(FMDV)抗原表位组合体,为能有效启动细胞免疫、高广谱性的口蹄疫植物疫苗的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通过化学方法合成O、A型口蹄疫病毒的5个T细胞表位基因和2个B细胞表位基因单链,采用套叠PCR的方法将T或是B细胞表位基因分别融合成融合体T或B,利用同尾酶的性质将融合体T和B连接成3种不同融合方式的串连体,即5′-T-B-T-3′、5′-T-T-B-3′和5′-B-T-T-3′;利用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载体在烟草叶片中表达各串连体基因、融合体T基因、融合体B基因和O型口蹄疫病毒的VP1基因;RT-PCR检测各基因在烟草(N.benthamiana)叶片中的转录水平;间接ELISA及West-ern Dotblot检测表达产物的抗原性。结果:各抗原基因在烟草叶片中成功获得了表达,表达产物的抗原性因不同的融合方式而呈现差异,其中以5′-T-B-T-3′的融合方式为最高,5′-B-T-T-3′次之,再是5′-T-T-B-3′,但都高于VP1基因的表达产物,更高于融合体T或B基因的表达产物。结论:通过融合口蹄疫病毒的多个表位基因有可能找到一种研制有效启动细胞免疫反应广谱抗口蹄疫病毒的基因工程疫苗的方法,且T、B细胞表位的不同组合方式对免疫活性很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

分类号: S852.5

  • 相关文献

[1]信号肽对O型口蹄疫病毒重组表位蛋白在CHO中表达及分泌的影响. 孙振文,邵军军,常惠芸. 2020

[2]FMDVvp1基因在烟草中表达及转基因烟草的免疫效果. 王宝琴,张永光,王小龙,王永录,潘丽,王文秀,董金杰,吕建亮. 2005

[3]FMDV vp1基因在烟草中表达及转基因烟草的免疫效果. 王宝琴,张永光,王小龙,王永录,潘丽,王文秀,董金杰,吕建亮. 2005

[4]马铃薯X病毒研究进展. 陈虞超,聂峰杰,张丽,巩檑,甘晓燕,石磊,宋玉霞. 2016

[5]马铃薯X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李广存,杨煜,王秀丽,高常勇,陈利容,毕玉平,王毅. 2002

[6]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快速检测马铃薯病毒. 陈恩发,李其义,邓宽平,卢扬,彭慧元. 2015

[7]马铃薯X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与系统进化分析. 黄永会,朱英,刘永翔. 2014

[8]马铃薯X病毒黑龙江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张威,白艳菊,申宇,高艳玲,范国权,耿宏伟,王魏,孟宪欣. 2010

[9]双重检测马铃薯X和Y病毒试纸条制备技术研究. 张微,李志新,赵雪,张金鹏,付春江,于倩倩,刘卫平. 2021

[10]同时快速检测马铃薯X病毒、Y病毒和S病毒试纸条的研制. 张微,李志新,赵雪,张金鹏,付春江,刘卫平,于倩倩. 2022

[11]复合侵染的马铃薯花叶病病原诊断. 宋西娇,谢礼,宣裕吉,王芳,严成其,陈剑平. 2018

[12]马铃薯X病毒载体介导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在烟草中的表达. 唐清杰,沈文涛,蔡群芳,卢雅薇,周鹏. 2008

[13]分泌抗马铃薯X病毒株系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抗体理化性质测定. 肖小文,郭军,蔡少华,刘佳,冯兰香,徐惠迪. 1989

[14]宁夏地区马铃薯X病毒分离及其CP基因克隆. 陈虞超,聂峰杰,张丽,巩檑,甘晓燕,石磊,宋玉霞. 2018

[15]3种检测方法在脱毒马铃薯种薯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及检测效果比较. 张丽,聂峰杰,张国辉,巩檑,石磊,陈虞超,甘晓燕,宋玉霞. 2015

[16]马铃薯X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片段的瞬时表达诱导对PVX的高抗性(英文). 黄永会,陶刚,朱英,Mariena Ketudat-Cairns,邱礽,刘永翔,刘作易. 2011

[17]PVX病毒载体介导2种马铃薯Y病毒科病毒VPg蛋白表达诱导烟草叶片系统坏死的研究. 刘洋,周鹏,庹德财,唐庆华,言普,黎小瑛,沈文涛. 2021

[18]马铃薯X病毒山西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和核苷酸序列分析. 白云凤,白冬梅,张维锋,田芙蓉. 2008

[19]马铃薯X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吴蓓蕾. 2016

[20]马铃薯不同级别脱毒种薯病毒再侵染情况及产量变化. 黄萍,何庆才,颜谦.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