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镉污染消减措施对水稻-土壤镉累积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蔡佳佩

作者: 蔡佳佩;朱坚;彭华;纪雄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镉;稻草离田;稻草还田;灌溉;大气沉降;消减措施

期刊名称: 生态环境学报

ISSN: 1674-5906

年卷期: 2018 年 27 卷 012 期

页码: 2337-23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稻草还田/离田、清洁水灌溉与沉降截源等途径对水稻-土壤系统镉(Cd)累积的影响,对指导南方稻田土壤Cd污染治理、农业生产及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田间微区试验,针对稻田Cd污染的主要输入和输出途径,设置稻草离田(T1)、清洁水灌溉+稻草离田(T2)、沉降截源+稻草离田(T3)3个Cd污染消减措施处理,并以稻草还田(CK)为对照,探究不同生育期的土壤和水稻各部位中Cd的分布与累积.结果表明,早稻和晚稻CK处理稻谷生物量分别为4770 kg·hm?2和3912 kg·hm?2,与CK处理相比,3种消减措施处理早稻和晚稻稻谷生物量均有所下降,T1处理分别下降了1.6%和2.8%,T2处理降低了17.8%和6.5%,T3处理降低了10.5%与37.6%;不同生育期水稻籽粒、茎叶和根中Cd含量相对CK处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T1~T3处理糙米Cd累积量较CK处理下降了19.7%~55.2%,茎叶中Cd累积量较CK处理下降了11.8%~37.1%,根系中Cd累积量较于CK处理下降了3.4%~52.0%,处理间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成熟期不同处理间土壤pH值在4.44~5.21之间,不同消减措施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较CK处理早稻分别降低6.4%、5.4%和6.6%,晚稻分别下降6.4%、12.3%与8.3%,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说明3种Cd污染消减措施通过控制水稻-土壤系统Cd源输入和稻草Cd返还途径,使得水稻植株各部位Cd累积量、稻田土壤有效态Cd含量均呈现降低趋势,有利于南方稻田Cd污染防控和水稻安全生产.

分类号: X53

  • 相关文献

[1]烟草镉的健康风险评价及消减技术研究进展. 曹晨亮,马义兵,李菊梅,韦东普,石屹. 2015

[2]不同Cd污染特征稻田施用钝化剂对水稻吸收积累Cd的影响. 纪雄辉,田发祥,吴家梅,刘昭兵,官迪. 2017

[3]花生连作障碍与根系分泌物自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刘娟,张俊,臧秀旺,汤丰收,董文召,苗利娟,徐静,张忠信. 2015

[4]大型铜冶炼厂周边农田区大气重金属沉降特征研究. 陶美娟,周静,梁家妮,崔红标,徐磊,祝振球. 2014

[5]冶炼厂周边区域夏季大气Cu和Cd沉降特征. 陶美娟,周静,梁家妮,崔红标,徐磊. 2014

[6]衢州典型重金属污染农田镉、铅输入输出平衡分析. 童文彬,郭彬,林义成,刘琛,宋建忠. 2020

[7]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藻类增殖潜势的数学分析方法与建议. 张志浩,杜兆林,雷晓辉,权锦,曹慧哲,郑彤,王鹏. 2019

[8]农作物叶片对大气沉降重金属的吸收转运和积累机制. 朱臻,杨相东,徐章倩,费讲驰,彭建伟,荣湘民,黄颖,杨肖娥. 2021

[9]场地大气沉降与潜在径流污染风险模拟与评价. 王怡蓉,董士伟,潘瑜春,朱庆伟. 2020

[10]有色金属矿区稻米重金属超标与大气沉降的关系分析. 陈桂芬,黄玉溢,刘永贤,熊柳梅,潘丽萍. 2017

[11]人类活动净氮输入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香溪河流域为例. 李晓虹,刘宏斌,雷秋良,严颢,翟丽梅,武淑霞,王洪媛,张亦涛,李影. 2019

[12]面向大气沉降的场地污染风险模拟方法. 董士伟,王怡蓉,潘瑜春,吴亚楠,牛冲. 2021

[13]烟田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 刘青丽,蒋雨洲,邹焱,张云贵,张恒,石俊雄,李志宏. 2020

[14]2000~2018年我国大气重金属沉降通量时空变化特征. 陈其永,郜允兵,倪润祥,潘瑜春,阎跃观,杨晶,刘孝阳,顾晓鹤. 2022

[15]2000~2018年我国大气重金属沉降通量时空变化特征. 陈其永,郜允兵,倪润祥,潘瑜春,阎跃观,杨晶,刘孝阳,顾晓鹤. 2022

[16]广西矿区大气沉降与稻米重金累积的关系分析(英文). 陈桂芬,黄玉溢,刘永贤,潘丽萍,熊柳梅. 2017

[17]人类活动净氮输入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香溪河流域为例. 李晓虹,刘宏斌,雷秋良,严颢,翟丽梅,武淑霞,王洪媛,张亦涛,李影. 2019

[18]北京地区大气重金属沉降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殷雨竹,樊彦国,潘瑜春,孙在金,马浩森,郜允兵. 2023

[19]稻草还田苗带轮作栽培技术的研究. 方展森,关丽君,都兴林,张三元,金京德. 2000

[20]稻草还田配施化肥与腐秆菌剂下的土壤微生物及有机碳组分特征. 魏赛金,李昆太,涂晓嵘,倪国荣,曾研华,潘晓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