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克新3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凤云

作者: 李凤云;王立春;田国奎;王海艳;娄树宝;潘阳;庞泽;丁凯鑫

作者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农业农村部马铃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马铃薯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工程技术中心

关键词: 马铃薯;克新35;抗病鉴定;品质分析;产量表现;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4 年 012 期

页码: 124-128

摘要: 为了促进马铃薯新品种克新35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克新3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以克新22为母本,克新1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无性系鉴定筛选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2019-2020年完成黑龙江省马铃薯联合体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 273.16 kg·(667 m2-1,比对照品种克新13增产6.4%,2021-2022年完成生产试验,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 345.70 kg·(667 m2-1,比对照克新13增产12.20%。2023年获得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马铃薯(2023)230013。克新35为中熟鲜食马铃薯品种,适宜鲜薯食用。该品种生育期82 d左右(从出苗至成熟),株型半直立,株高45.1 cm左右。结薯集中,薯块圆形,薯皮黄色,中等黄色薯肉,芽眼深度中,商品薯率78.00%。干物质含量为21.9 g·(100 g)-1,淀粉含量为16.6 g·(100 g)-1,蛋白质含量为2.21 g·(100 g)-1,VC含量为38.2 mg·(100 g)-1,还原糖含量为0.58 g·(100 g)-1。克新35中抗晚疫病,中抗PVX、PVY病毒。因此,克新35适宜在黑龙江省各生态区种植。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渝科薯1号"及其高效栽培技术. 李筱姣,杜伦静,周见,宋宁宁,柯剑鸿,焦大春,陈加伦,彭艳. 2023

[2]马铃薯栽培种种质资源引进鉴定和评价. 赵亮,孔建平,魏龙基. 2017

[3]雨养条件下新疆冷凉山区主食化马铃薯品种筛选与评价. 沈洪飞,刘易,罗正乾,李江涛,邢斌德. 2023

[4]杂交灿稻新组合29优559及栽培制种技术. 唐红生,姚立生. 2003

[5]优势鲜食葡萄良种-瑰香怡. 王德生. 2003

[6]杂交油菜盐油杂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孙红芹,单忠德,万林生. 2009

[7]春小麦新品种吉春24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窦忠玉,张学军,杨永志,李雪连,李昊,卢羽,王丽,梁军. 2016

[8]中粳新品种盐稻6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孙明法,姚立生. 2002

[9]豇豆新品种辽地豇2号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赵秋,邵文玲,何伟锋. 2011

[10]高油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辽豆11号. 王德生. 2002

[11]中熟高架载培专用型番茄品种:皖粉3号. 张其安. 2001

[12]抗虫杂交棉金杂棉3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章志兴,张伟春,王旭华,鲍兰新,董文其,方康书,方桂清,朱小芳,朱春新. 2009

[13]杂交籼稻新组合Ⅱ优航148在浙江省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章志兴,陈俊涛,张伟春,鲍兰新,董文其,方康书. 2008

[14]酿酒专用红高梁杂交种-辽亲11号. 王德生. 2003

[15]水稻新品种浑粳377选育和栽培技术要点. 杨宇,吕军,胡春梅,姜洪涛,赵成全,周毓珩. 2017

[16]玉米新品种九单525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马兰芳,杨光东,杨立冬,李洪刚,朱研. 2021

[17]优质糯玉米品种香甜糯399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蒋华科,莫武平,林森,向花香,覃耀冠,莫爱素,蒙月群,韦冠睦. 2021

[18]糯玉米新品种柳糯594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林森,莫武平,向花香,覃耀冠,莫爱素,蒙月群,蒋华科,刘珊珊. 2020

[19]纤维亚麻新品种中亚麻4号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王玉富,邱财生,JanSzopa,AnnaKulma,龙松华,郭媛,凤桐,王世发,郝冬梅. 2016

[20]高产多抗性小麦新品种中育1220的选育与应用. 刘旭,李伟,闫文利,朱志华,杨兆生,闫素红.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