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恢复系桂99的抽穗期基因及其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祥喜

作者: 张祥喜;周开蓉;汤洁;王凤兰;罗林广;万建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抽穗期;感光基因型;基本营养生长基因;基因效应;近等基因系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6 年 32 卷 06 期

页码: 833-8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基因型明确的抽穗期主基因近等基因系EG0~EG7、ER~LR、T65系列为测验系(TLs),在江西南昌(28°36′N)夏季自然高温长日(14 h/d)和人工遮光短日(10 h/d),以及海南三亚(18°14′N)旱季自然低温短日(11.6 h/d)处理条件下,对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桂99的抽穗期基因及其感温性和基因位点间的互作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桂99在E1、E2和E3位点分别带有感光迟熟等位基因E1、E2和E3,在Se-1位点带有非感光等位基因Se-1e,在Ef-1位点带有早熟基因Ef-1,由此推断其抽穗期基因型为E1E1E2E2E3E3Se-1eSe-1eEf-1Ef-1。迟熟基因E1、E3与早熟基因Ef-1同时存在,E1、E3与Se-1e基因位点间的互作使桂99农艺性状表现弱感光性。感光基因Se-1u(或Se-1n)的存在能增强E位点感光迟熟基因的感光性,感光基因对“TLs×桂99”F2植株抽穗的影响,是延长平均抽穗期,增加迟抽穗植株分布频率。分析了感温性对TLs抽穗期的影响,讨论了以桂99为恢复系配置的杂交水稻组合丰产性和广适性的遗传基础。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几个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抽穗期基因型诊断. 张祥喜,汤洁,王凤兰,罗林广. 2005

[2]杂交水稻恢复系“HR195”抽穗期的优势表现及基因效应分析. 李耘,况浩池,杨乾华,刘国民,刘明. 1997

[3]杂交水稻不育系博A的抽穗期基因型分析. 周开蓉,张祥喜,汤洁,王凤兰,罗林广. 2005

[4]水稻第1染色体长臂上微效千粒重QTLqTGW1.2的验证与分解. 陈玉宇,朱玉君,张宏伟,王琳琳,樊叶杨,庄杰云. 2014

[5]水稻第1染色体长臂上微效千粒重QTL qTGW1.2的验证与分解. 陈玉宇,朱玉君,张宏伟,王琳琳,樊叶杨,庄杰云. 2014

[6]水稻籽粒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基因效应分析. 何光华,谢戎,郑家奎,左永树. 1997

[7]水稻株高及其构成因素数量性状基因座位的分子标记定位. 林鸿宣,庄杰云,钱惠荣,陆军,闵绍楷,熊振民,郑康乐,黄宁. 1996

[8]抽穗期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 郑建初,张彬,陈留根,杜群,秦永生,宋健,张卫建. 2005

[9]水稻籼粳亚种间F1抽期与RFLPs关系的初步研究. 赵明富,徐才国. 1999

[10]不同温光条件下水稻抽穗期QTL的定位与分析. 王军,朱金燕,周勇,杨杰,范方军,李文奇,王芳权,仲维功,梁国华. 2016

[11]水稻抽穗期控制候选基因的SNP/InDel多态性分析. 闫双勇,谭振波,刘学军,苏京平,马忠友,孙林静,卢百关. 2005

[12]水稻抽穗期的光周期调控分子基础研究进展. 魏鑫,曹立荣,杨庆文,曾汉来. 2010

[13]水稻抽穗期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生物学功能分析. 郑康乐. 2005

[14]4引物分子标记鉴定水稻高光效基因型hd3aKasa. 常远,吴苏亭,杨毅荣,张禹函,秦冠男. 2020

[15]水稻抽穗期的光周期调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王红波,董华林,郑兴飞,殷得所,查中萍,胡建林,游艾青,周黎,徐得泽. 2020

[16]水稻显性感光抑制基因Su-E1(t)的定位及遗传分析. 周振玲,孙志广,徐卫平,徐艳,杨波,刘艳,王宝祥,江玲,徐大勇. 2020

[17]水稻RZ54/南京11 F_2群体抽穗期QTL分析. 李纯,王超龙,陈赛华,郑天慧,鲁健,崔松,刘宗凯,陈亮明,江玲,周时荣,万建民. 2018

[18]通过生育期基因型选择避免稻瘟病抗性与结实率的遗传累赘. 刘文强,樊叶杨,陈洁,施勇烽,吴建利. 2008

[19]水稻抽穗期遗传与分子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胡时开,苏岩,叶卫军,郭龙彪. 2012

[20]甬优12抽穗动态调查及稻曲病预防适期研究. 饶汉宗,罗华池,施通武,李阳,黄世文.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