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罗非鱼池塘养殖尾水颗粒物质沉降特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方怡静

作者: 方怡静;李志斐;谢骏;王靖杰;徐奇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养殖尾水;沉降分离;固体颗粒;粒径;溶解性有机物;尾水处理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4 年 51 卷 008 期

页码: 125-1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养殖尾水中固体颗粒物的沉积和分解会导致养殖水体恶化并影响鱼类健康,了解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池塘养殖尾水中固体颗粒物的沉降规律及其对养殖水体的影响,为其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的研发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静置沉降处理尼罗罗非鱼池塘养殖尾水,分别于不同沉降时间采集不同深度的养殖尾水样品,对养殖尾水中颗粒物的粒径分布、溶解性有机物组分及水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静置沉降对养殖尾水水质无显著影响(P > 0.05),仅降低了养殖尾水表层中总氮(TN)、总磷(TP)及化学需氧量(COD)的浓度;静置沉降可显著分离养殖尾水中的悬浮固体和藻类(P<0.05)。经5.0 h静置沉降后,2.0 m高处水体总悬浮固体(TSS)浓度减少3 854 mg/L,叶绿素a浓度减少42 mg/L,浊度减少0.23 NTU,色度减少309度,养殖水体中的TSS和叶绿素a浓度随沉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粒径分布结果显示,静置沉降可有效分离养殖水体中粒径大于100 μm的易沉降颗粒,但无法分离粒径低于30 μm的微细颗粒。固体颗粒的沉降速度与其粒径分布范围和浓度有关,固体颗粒沉降速度随其粒径分布范围减小和浓度的上升而降低;三维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养殖尾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主要以类富里酸质为主,静置沉降无法完全改变养殖尾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组分。【结论】短时间静置沉降能有效去除养殖尾水中的易沉降颗粒,TSS和叶绿素a的浓度随沉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但静置沉降无法完全改变尾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组分,也无法显著降低养殖尾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的浓度。

分类号: S965.125%X714

  • 相关文献

[1]罗非鱼养殖尾水絮凝去除效果研究. 程果锋,程翔宇,周宏亮,刘兴国,高小婷,刘士坤,宋志奇. 2024

[2]生物质炭源可溶性有机物消减土霉素生物毒性的效应比较. 葛成军,赵媛媛,俞花美,岳林,傅悦,马瑞阳,程磊. 2019

[3]土壤溶解性有机物的动态变化对水溶态铜的影响. 石含之,刘帆,黄永东,吴志超,李富荣,徐守俊,邓腾灏博,文典,王旭,王富华,江棋,杜瑞英. 2021

[4]功能型Pickering乳液研究进展. 刘倩,常霞,单杨,丁胜华,付复华. 2020

[5]溶解性有机物对土壤中铜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曾希柏,杨佳波,李莲芳,白玲玉. 2009

[6]皮克林乳液酶反应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进展. 徐刘佳,郑明明. 2021

[7]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预排污系统与排水系统研究与设计. 姜辉,宋德敬,宋协法,曲克明. 2007

[8]水产养殖系统的尾水处理方法. 宋红桥,顾川川,张宇雷. 2019

[9]浅谈水产养殖尾水的生态处理技术. 徐武杰,文国樑,曹煜成,胡晓娟,徐煜,苏浩昌,虞为. 2020

[10]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柯瑞林,任黎华,孟顺龙. 2023

[11]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其开发与应用. 黄世明,陈献稿,石建高,徐丽丽. 2016

[12]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郑仕夫,徐慧敏,陈曦,裘丽萍,宋超,范立民,李丹丹,孟顺龙,徐跑. 2024

[13]不同池塘经标准化改造后尾水净化效果及水质评价. 刘婷燕,王晓飞,安树伟,顾玲玲,许晶,郑尧,徐钢春. 2023

[14]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张俊,姚晶晶,程果锋,刘浩伟,曹守启,刘兴国. 2024

[15]基于AQUATOX模型的集装箱养殖尾水净化塘生态系统模拟及调控预测. 冯丽娟,肖耿锋,程香菊,谢骏,舒锐. 2022

[16]多级串联表面流人工湿地对河蟹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周新伟,沈明星,金梅娟,王海候,施林林,陆长婴,陶玥玥. 2017

[17]多功能生态塘对高密度水产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 常雅军,陈婷,周庆,刘晓静,姚东瑞,韩士群. 2018

[18]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研究进展. 杨明举,吴丹,王伟,闵文武. 2020

[19]巢湖流域水产养殖尾水水质分析与评价. 杨坤,胡星明,卢文轩. 2023

[20]稻田-沟渠协同净化池塘养殖尾水效果. 陈思媛,陶玲,彭亮,代梨梨,彭格格,郝柳柳,李谷,张辉.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