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加工方式对羊肚菌水提液鲜味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卢琪

作者: 卢琪;薛淑静;杨德;王少华;李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羊肚菌水提液;热加工;非热加工;鲜味;抗氧化性能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2 年 43 卷 015 期

页码: 27-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研究了热加工(70、90℃)和非热加工(室温、超声、均质和超高压)对不同粒径羊肚菌水提液鲜味成分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为羊肚菌的精深加工提供参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氨基酸分析仪分别检测了提取液中5'-核苷酸(5'-CMP、5'-UMP、5'-XMP、5'-GMP、5'-IMP和5'-AMP)和游离氨基酸(17种)的含量,并计算、对比各加工条件下羊肚菌的等鲜度(EUC).通过三种抗氧化法(DPPH、FRAP和ABTS)综合评价各提取液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除室温处理外,其它处理下,超微粉碎(P2或P3,菌粉粒径分别为35.52和6.28μm)不同程度地提升羊肚菌水提液中5'-核苷酸含量,但降低了提取液中呈鲜味氨基酸和总游离氨基酸(FAA)含量,使得菌粉的EUC值从106.58 g MSG/100 g~493.97 g MSG/100 g降低至74.70 g MSG/100 g~364.35 g MSG/100 g.相比室温处理,其它处理均能提高羊肚菌水提液的EUC值,但热处理降低了提取液的抗氧化性能,非热处理中HHP(超高压处理)能够取得最优的EUC值和理想的抗氧化效果,其中,未经超微粉碎的菌粉经HHP处理后具有最高EUC值和抗氧化能力,适用于羊肚菌水提液的精深加工.

分类号: TS201.1

  • 相关文献

[1]不同加工方式对大球盖菇水提液挥发性风味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卢琪,薛淑静,杨德,王少华,李露. 2021

[2]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食用品质的影响. 李锐,孙祖莉,李来好,杨贤庆,魏涯,岑剑伟,相悦,赵永强. 2020

[3]热加工过程对转基因水稻检测的影响. 黄赛楠,汪小福,徐俊锋,陈笑芸,缪青梅,李玥莹. 2013

[4]热加工结合添加抗坏血酸对酸味西瓜制汁品质的影响. 吕真真,路绪强,刘慧,张春岭,陈大磊,杨文博,张强,焦中高. 2021

[5]热加工方式对雪花梨汤品质的影响. 杨壮,赵江丽,滑竺青,易岸威,王永霞,关军锋. 2024

[6]不同热处理条件对脆肉鲩品质的影响. 姜鹏飞,陈瑶,郑杰,傅宝尚,苏晨,温成荣. 2021

[7]淀粉结构在高静压作用下发生的变化. 刘超,郭志利,石磊,孟婷婷,周柏玲,梁霞. 2017

[8]桃果汁护色澄清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王润峥,王勇,刘炳浩,刘素稳,程玉豆,常学东. 2023

[9]超高压均质技术在鲜榨果蔬汁加工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周林燕,关云静,毕金峰,刘璇,李淑荣. 2016

[10]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在桃加工中的应用与进展. 李玥,张纯,王润峥,刘素稳,程玉豆,常学东. 2023

[11]果蔬汁非热加工技术及其安全性评析. 焦中高,刘杰超,王思新. 2004

[12]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及其在果蔬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进展. 廖芬,张娥珍,黄茂康,孙健,何全光. 2012

[13]5个枇杷晚熟品种果实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高慧颖,姜帆,张立杰,陈秀妹,郑少泉. 2009

[14]3种野生食用菌干品的鲜味评价. 张忠,谷镇,杨焱,周帅,刘艳芳,唐庆九. 2013

[15]不同肥料施用对瓠瓜风味品质的影响. 鲁忠富,吴新义,吴晓花,汪颖,汪宝根,徐沛,李国景. 2018

[16]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与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营养学特征分析及鲜味评价. 曹荣,赵玲,孙慧慧,刘淇. 2018

[17]不同品种猪肉鲜味特征比较研究. 葛倩倩,汤晓艳,涂婷,战俊良. 2020

[18]六种市售豆豉的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覃芳丽,王思远,邹宇晓,黎尔纳,穆利霞,刘军,邢东旭. 2024

[19]多重PCR测序揭示浙蒲系列瓠瓜优异瓜形与鲜味的基因型基础. 吴晓花,吴新义,汪颖,汪宝根,鲁忠富,徐沛,李国景. 2018

[20]7种大宗食用菌的呈味物质分析及鲜味评价. 张璐,弓志青,王文亮,曹晖,于漫漫.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