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R决策树的茶饮料用原料茶初筛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袁海波

作者: 袁海波;邓余良;滑金杰;李佳;董春旺;杨艳芹;王近近;尹军峰;江用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饮料;原料茶;色度;C&R决策树;筛选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8 年 17 期

页码: 67-72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于茶饮料而言,原料茶质量是决定最终产品品质的重要基础。目前对茶饮料用原料茶的筛选,往往需要将其制成产品后进行样本质量的评价,每种原料茶的评价都需要经过茶汤制作、灭菌、感官评价(包括灭菌前、灭菌后、贮藏期等)等一系列复杂过程。在进行大规模样本筛选时,此评价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提升茶饮料用原料茶的筛选效率,本研究分析了不同原料茶制作茶饮料过程中,各阶段的汤色以及与汤色相关的明亮度L、色差-a、b、-a/b值和浊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并结合C&R决策树研究一种利用汤色色度指标针对茶饮料用原料茶的快速初筛方法。利用该方法进行初筛时可将原料茶的筛选范围从62个缩减到44个,减少了29.0%,筛选效率从0.226提高到0.318,提高了40.7%,并且得出灭菌前-a/b>0.475可作为茶饮料用原料茶的一个主要筛选标准。本研究结果能为饮料用原料茶快速筛选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分类号: TS275.2

  • 相关文献

[1]原料茶揉捻工艺对绿茶饮料品质的影响. 袁海波,尹军峰,邓余良,许勇泉,汪芳,陈根生. 2014

[2]不同杀青工艺原料茶加工饮料品质稳定性的研究. 袁海波,邓余良,陈根生,许勇泉,汪芳,刘平,钟小玉,尹军峰. 2012

[3]原料茶干燥工艺对绿茶饮料品质的影响. 袁海波,滑金杰,邓余良,李佳,董春旺,杨艳芹,王近近,黄应权,尹军峰,江用文. 2017

[4]干燥工艺对重庆沱茶原料茶贮藏品质的影响. 罗红玉,王奕,钟应富,袁林颖,杨娟,张莹,王杰,邬秀宏. 2018

[5]两种香型原料茶饮料适制性研究. 袁海波,许勇泉,邓余良,尹军峰. 2010

[6]小麦及其面条制品加工中的色度变化分析. 史一一,张文会,邱成,许娟妮. 2010

[7]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处理医院污水的研究. 赵彩凤,张乐平,邵颖,李先. 2016

[8]火龙果紫红龙果实的生长发育特征. 王壮,王榜列,成文韬,肖图舰,周俊良,李燕,王立娟. 2018

[9]便携式多参数光学水质检测仪设计. 赵贤德,董大明,高振,邢振. 2020

[10]不同种质黄果枸杞数量性状及其颜色差异比较. 梁晓婕,李越鲲,秦小雅,段淋渊,禄璐,王亚军. 2022

[11]贵州中部避雨栽培下7个甜樱桃品种果实性状比较. 宋莎,韩秀梅,冯建文,吴亚维,赵凯,罗昌国. 2020

[12]谷子面粉添加量对馒头色度变化的影响. 李少辉,赵巍,闵光,张爱霞,刘莹莹,刘敬科. 2020

[13]棕色棉纤维色度与产量性状相关分析. 陈旭升,刘剑光,狄佳春,许乃银,肖松华. 2001

[14]藕带冷藏保鲜及变化研究. 关健,薛淑静,陈学玲,何建军,梅新,周明. 2011

[15]草莓发酵酒澄清稳定处理技术. 李亚辉,马艳弘,张宏志,赵密珍,黄开红. 2016

[16]聚葡萄糖制备工艺的研究. 关倩倩,邵先豹,杨腾腾,窦光朋,徐同成,干昭波. 2018

[17]基于多指标综合加权法的细毡毛忍冬花蕾加工工艺研究. 李旭东,吴宇,彭芳,毛常清,陶珊,张达,李生翠,赵豆豆,何欢,米亚东,李羿,张超. 2022

[18]改性高岭土对印染废水处理的研究. 马万征,刘丹丹,郑洪倩,鲍安民,张文枫,陈冬. 2013

[19]优质杏干的太阳能干燥特点及其工艺研究. 过利敏,张谦,赵晓梅,邹淑萍,刘路. 2008

[20]水分含量对软烤扇贝质构和色泽的影响. 贾艳华,杨宪时,许钟,郭全友,李学英.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