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亲本选择与选配对杂种后代抗病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强

作者: 王强;卢明艳;闫兴凯;张茂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梨;抗病性;遗传能力;杂种后代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8 年 09 期

页码: 65-67

摘要: 为促进梨高抗逆性品种选育,采用田间发病调查法,对20个组合,五年生1 865株杂种苗黑星病、褐斑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组合杂种后代抗黑星病、褐斑病能力较强。以寒红梨为母本组合后代群体,抗黑星病和褐斑病能力差异较大,其中红香酥×寒红梨(♂×♀)组合中黑星病发病率最高,为20.3%,褐斑病发病率也较高,为26.3%;以寒香梨为母本的5个组合褐斑病均有发生,发病株率偏高,褐斑病遗传能力强于其它品种。

分类号: S436.612

  • 相关文献

[1]主干环割对梨杂种后代童期、童程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凌天亚,杨健,王苏珂,王龙,薛华柏,马俊华,李疆,李秀根. 2015

[2]梨亲本选择与选配对杂种后代早果性的影响. 李红莲,王强,闫兴凯,卢明艳,张茂君. 2016

[3]梨黑星病研究进展. 刘成,李俊才,许雪峰,王忆,李天忠,韩振海. 2009

[4]梨对黑星病的抗病性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刘成,李俊才,许雪峰,王忆,李天忠. 2009

[5]梨树腐烂病抗性种质筛选及相关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刘普,施园园,薛程,吴婷婷,吴湘琴,曹玉芬,田路明,朱立武. 2014

[6]梨种质资源对黑星病抗性评价. 董星光,田路明,曹玉芬. 2012

[7]110份梨种质资源对主要叶部病害的田间抗病性评价. 姜翠翠,曾少敏,陈小明,胡宁三,黄新忠. 2022

[8]4个早熟梨品种叶片对黑斑病的抗病性评价及与抗氧化酶的关系. 王宏,马娜,蔺经,杨青松,李晓刚,常有宏. 2019

[9]‘翠冠’等6个优质梨品种在苏北地区的引种试验. 闫素芬,李晓刚. 2011

[10]偏凸-柱穗山羊草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不同杂种世代的染色体及性状分离特点. 王玉海,王黎明,鲍印广,崔法,郝元峰,宗浩,李兴锋,高居荣,王洪刚. 2009

[11]龙眼杂交后代果肉黄酮含量的遗传倾向研究与优株筛选. 黄爱萍,郑少泉. 2011

[12]水稻品种改良技术讲座(4) 杂交育种. 汤圣祥,闵绍楷. 1997

[13]云南稻核心种质及其杂种后代形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杨树明,罗曦,曾亚文,杜娟,普晓英,邰丽梅,雷国方. 2009

[14]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种衍生后代HBOT 09035形态学、细胞学和白粉病抗性鉴定. 孙蕾,胡铁峰,何莉炜,孙会改,周印富,林小虎,王洪刚. 2012

[15]马铃薯杂种后代性状评价及SSR指纹分析. 娄树宝,李凤云,田国奎,王海艳,王立春,王辉. 2021

[16]2BJM型小麦精播机在育种中的应用. 郭明伟,张立生,温辉芹,程天灵,裴自友,李雪,王宏兵. 2020

[17]秋子梨亲本组配对F1早果性的影响. 王强,卢明艳,武春昊,闫兴凯,张茂君,丁丽华. 2021

[18]红麻×金钱吊芙蓉(Hibiscusradiatus)的远缘杂种与新种质资源的研究. 肖瑞芝,郎续纲,李俊,陈福寿,李美珍,吕良芽. 1989

[19]我国梨品种选育研究进展(综述). 李秀根. 1991

[20]世界桃砧木育种现状与展望. 王志强,牛良,刘淑娥,宋银花.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