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溃疡病菌不致病菌株G230的鉴定及形成原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婷

作者: 谢婷;吴石平;张清华;王紫颖;莫祥恺;杨再福;赵志博;黄丽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猕猴桃溃疡病;致病性;转座子;Ⅲ型分泌系统;hrpS基因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23 年 04 期

页码: 932-9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田间猕猴桃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Psa)致病力丧失的分子机制,针对从猕猴桃果园中分离获得的1株不致病菌株G230,通过特异性引物检测和多基因序列分析明确其分类地位,并设计引物检测其是否由已知遗传变异引起,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基因表达、超敏反应和荧光素酶报告菌株检测确定引起菌株G230致病力丧失的原因。结果表明,不致病菌株G230为Psa生物型3(Psa3),其致病缺陷不是由已报道的遗传变异引起;基于基因组比较分析发现菌株G230中的hrpS基因被转座子ISPsy36插入破坏,导致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不能正常表达;而在不致病菌株G230中表达hrpS基因后能恢复其T3SS功能,使其具备致病能力及激发非寄主超敏反应的能力。表明转座子ISPsy36插入hrpS基因内部可以破坏Psa的T3SS功能进而使其丧失致病力,这是自然条件下Psa3丧失致病力的一种新型机制。

分类号: S436.634

  • 相关文献

[1]青枯菌Po82菌株Ⅲ型分泌系统调控基因hrpB的功能研究. 徐进,许景升,陈匡宇,张丽勍,张昊,冯洁. 2012

[2]青枯菌Ⅲ型效应蛋白调控植物免疫研究进展. 吴幕绵,陈舒婷,李涛,黎振兴,麦培婷,郝彦伟,宫超. 2024

[3]应用转座子随机诱变技术筛选鸭疫里默氏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 胡青海,朱寅玉,屠晶,韩先干,丁铲,于圣青. 2012

[4]四川省猕猴桃溃疡病潜在分布预测及适生区域划分. 王茹琳,郭翔,李庆,王明田,游超. 2019

[5]林下套种对猕猴桃溃疡病的影响. 常威,刘军,邓思怡,刘全科,陈富华,蔡高磊,汪华,罗小康. 2023

[6]十堰猕猴桃溃疡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试验. 蔡高磊,周炀,张含,常威,任娇,曹立勇,汪华. 2024

[7]四川猕猴桃产区溃疡病综合防治月历表. 黄昌学,陈栋,蒲仕华,马凤仙,李靖,孙淑霞,江国良. 2018

[8]猕猴桃溃疡病高效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应用评价. 胡容平,石军,林立金,杨东升,叶慧丽,陈诚,范中菡,陈松,陈庆东. 2020

[9]湖南猕猴桃溃疡病菌16S rDNA和16S-23S rDNA间隔区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林文力,肖伏莲,卜范文,段科平,王运生. 2015

[10]防病型保水剂在猕猴桃溃疡病上的防治应用研究. 熊海涛,魏敏,党亚,杨飞,罗龙欣,耿丹丹. 2020

[11]湘西自治州猕猴桃溃疡病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探讨. 罗赛男,肖伏莲,杨水芝,卜范文. 2015

[12]白叶枯病菌hrpX/hrpG双基因敲除突变体的构建及其特性研究. 张文蔚,周益军,简桂良,童蕴慧,齐放军. 2008

[13]西瓜噬酸菌Ⅲ型分泌系统hrcQ基因功能分析. 吴林娜,赵立萍,张晓晓,杨玉文,关巍,赵廷昌. 2019

[14]具有Ⅲ型分泌系统的Pseudomonas moraviensis FP1761植物益生功能及其全基因组分析. 廖开吉,罗媛,夏振远,魏海雷,曾凯芳. 2020

[15]西瓜噬酸菌hpaB基因的功能研究. 张美玉,费诺亚,郭彦彤,田二渊,季苇芹,张晓晓,杨玉文,关巍,赵廷昌. 2021

[16]丁香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组分HrpH酶学功能解析. 王若娜,马毅楠,李俊州,王远宏,魏海雷. 2022

[17]西瓜噬酸菌Ⅲ型分泌系统hrcS基因功能分析. 白庆荣,范泽慧,关巍,杨琳琳,杨玉文,赵廷昌. 2023

[18]植物病原细菌Ⅲ型分泌系统及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的信号分子分泌研究进展. 高必达,赵廷昌,张月娟. 2009

[19]水稻白叶枯病菌T3SS基因表达及其调控网络. 田芳,何晨阳. 2018

[20]鼠伤寒沙门菌sRNA GcvB和伴侣蛋白Hfq对Ⅲ型分泌系统相关基因的调控. 张家莉,潘永,段世宇,令狐远凤,郑如雯,杨琦.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