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杀雄剂EK和ES诱导普通小麦雄性不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凤梧

作者: 赵凤梧;李慧敏;李洪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杀雄剂;雄性不育;结实率;回归方程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1993 年 8 卷 S1 期

页码: 16-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连续五年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新型化学杀雄剂EK和ES的杀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EK和ES是两个理想的小麦杀雄剂,自造孢时期至减数分裂期间,在1.35t/hm~2溶液剂量下,用EK7000×10~(-6)或ES6000×10~(-6)喷施,均可诱导95%~100%不育,结实率达80%以上;2.EK和ES对植株高度和穗下节间长度影响显著,但它们的效果并无显著差异,均可用于化杀制种;3.建立了杀雄剂对植株农艺性状影响的回归方程式,它们可用于指导化杀制种和对喷药后的植株进行预测.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转核酸酶barnase基因对小麦育性的影响. 王勇,林忠平,徐惠君,李景富. 2011

[2]小麦分蘖与积温的关系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邓根云,郑大玮. 1975

[3]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及生物效应的研究 Ⅱ对植株生长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杨赞林,甘斌杰,金陵,张少华,沈正兴,余增亮,何建军,邓建国. 1990

[4]温敏雄不育小麦花粉育性和结实率的观察. 高东迎,李正玮,何立人,张建奎,谢红义. 1998

[5]外源茉莉酸甲脂(MeJA)对光温敏不育小麦花药开裂率及结实率的影响. 马骅,张立平,赵昌平,逯晓萍,张风廷. 2011

[6]昆明自然条件下利用小麦×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初报. 顾坚,刘琨,李绍祥,田玉仙,杨和仙,单芹丽,杨木军. 2006

[7]小麦×玉米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的割穗离体培养研究. 顾坚,刘琨,李绍祥,田玉仙,杨和仙,杨木军. 2008

[8]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恢复性研究. 苑少华,段文静,白建芳,秦梦颖,王娜,马锦绣,赵昌平,章文杰,张风廷,张立平. 2018

[9]关于小麦与小黑麦杂交提高结实性的研究. 仇松英,许钢坦. 1994

[10]咪唑乙烟酸对小麦品种衡观35挑旗期杀雄效果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赵明辉,李会敏,乔文臣,付庆云,张香菊,赵凤梧,Daniela Benedikova,Pavol Hauptvogel,Edita Gregova. 2014

[11]遗传型与生理型雄性不育小麦花药和旗叶蛋白质的比较研究. 王永军,张改生,孙苏阳,李海军. 2007

[12]大豆除草剂豆草除~(TM)诱导旗叶露尖期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 李会敏,赵明辉,于秀艳,王俊才,赵凤梧,Daniela Benedikova,Pavol Hauptvogel,Edita Gregova. 2014

[13]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中反式烯脂酰-CoA还原酶基因(TaECR)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巴青松,张改生,车会学,刘红占,张龙雨,王书平. 2013

[14]不同生态区光温敏型核不育小麦育性研究进展. 李向龙,张华,张凤庭,赵昌平,马庆. 2005

[15]小麦雄性不育系绒毡层异常代谢与小孢子败育的关系. 张鹏飞,宋瑜龙,张改生,赵新亮,巴青松,刘红占,祝万万,李志宽,王军卫,牛娜. 2014

[16]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建拓研究——抗源库群体改良效果初报. 蒋国樑,吴兆苏,陈兆夏,黄德崇,肖庆璞,陈怀谷,朱涵,方毅敏. 1992

[17]雄性不育小麦异交结实研究进展. 刘淑英,秦志列,张风廷,马庆. 2006

[18]新型化学杀雄剂与表面活化剂组合筛选及其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 张建朝,赵杨,牛娜,宋瑜龙,马守才,高翔,张改生,王军卫,董剑. 2020

[19]化学杂交剂BAU9403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研究初报. 王书文,赵寅槐,王艳平,张爱民,王道全,陈万义,黄铁城,王茂江. 2000

[20]化学杂交剂S0-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及与不同小麦品种互作效应的研究. 武计萍,胡金锁,李国强,仇松英,逯腊虎,孟兆萍.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