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大豆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彭宝

作者: 彭宝;赵丽梅;张伟;张春宝;张伟龙;张井勇;闫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大豆;种植密度;群体结构

期刊名称: 吉林农业科学

ISSN: 1003-8701

年卷期: 2015 年 40 卷 02 期

页码: 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用杂交大豆新品种杂交豆2号,设置5种密度试验,通过对其产量、产量因素、叶面积变化及干物质积累的研究,探讨杂交大豆的合理群体结构。研究表明:杂交豆2号在吉林省中部地区以17万~22万株/hm2为宜,结荚期最大叶面积系数达6.06~6.47,光合生产率达8.80~9.90 g/m2·d,鼓粒期叶面积系数仍维持在4.70~5.96,平均光合生产率达5.10~6.40 g/m2·d,此群体下的产量达到3319.40~3416.70 kg/hm2。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杂交大豆高产种植方式及合理群体结构的研究. 闫晓艳,邱强,石一鸣,王艳丽,刘凤珍,董岭超. 2007

[2]种植密度与田间配置对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 王明泉. 2014

[3]强筋小麦群体结构、光能利用及籽粒产量对种植密度与追氮模式的响应. 郭丹丹,刘哲文,常旭虹,王艳杰,杨玉双,王玉娇,王德梅,赵广才. 2024

[4]密植型玉米“中单909”高产群体结构特征. 刘荣,张卫建,齐华,宋振伟,贾倩. 2013

[5]水稻叶片形态、群体结构和产量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郎有忠,王美娥,吕川根,张祖建,朱庆森. 2012

[6]宽幅播种条件下种植密度对小麦群体结构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孔令英,赵俊晔,于振文,石玉. 2020

[7]种植密度对水稻湿润覆膜栽培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孙日丹,孙海波,赵鑫,贾立辉,丁博,李善龙,李涛,曹铁华,郭盛楠,张磊,梁烜赫. 2024

[8]种植方式、疏叶及昆虫对杂交大豆制种产量的影响. 赵丽梅,彭宝,王跃强,张伟,张伟龙,李建平,李茂海,张春宝,孙寰,葛凤晨. 2012

[9]提高杂交大豆制种产量的措施. 陈达,王晶,张伟龙,孙星邈. 2015

[10]杂交大豆与普通大豆关键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陈喜凤,孙宁,谷岩,王振民,吴春胜,赵福林. 2014

[11]杂交大豆育种方法和制种技术的实践与研究. 彭宝,张伟龙,赵晓明,赵丽梅,张景勇,孙寰. 2010

[12]不同化控剂处理对杂交大豆制种催熟效果的影响. 王鹏年,刘大壮,闫昊,张井勇,赵丽梅,张伟,郑宇宏,王亮. 2024

[13]杂交大豆根系形态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张伟,邱强,赵婧,王曙明,张伟龙,闫晓艳,赵丽梅,张鸣浩,张春宝. 2014

[14]授粉方式与蜂群群势对杂交大豆授粉效果的影响. 武文卿,申晋山,马卫华,宋怀磊,宋卓琴,张旭凤,邵有全. 2016

[15]不同化控调节剂对杂交大豆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调控效应. 张伟,邱强,赵婧,刘庆军,刘淑琴,张鸣浩,闫晓艳,赵丽梅. 2015

[16]杂交大豆吉育610选育及栽培要点. 彭宝,赵丽梅,张井勇,闫昊,张春宝,张伟,张伟龙,王鹏年,丁孝羊. 2017

[17]"双高"大豆杂交种吉育612创制及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彭宝,张春宝,张伟,张井勇,闫昊,林春晶,王鹏年,赵丽梅. 2019

[18]杂交大豆生殖生长期冠层生理及产量构成特征. 张伟,赵婧,邱强,王曙明,张春宝,闫晓艳,赵丽梅,张鸣浩,张伟龙,樊慧梅. 2013

[19]杂交大豆苗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杨玉花,雷阳,白志元,陈妍,张海平,张瑞军. 2022

[20]杂交大豆育种的防控技术分析. 李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