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9号食用木薯间作花生、玉米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洁

作者: 黄洁;魏云霞;刘丽娟;韦卓文;张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木薯;花生;玉米;间作;互作

期刊名称: 热带农业科学

ISSN: 1009-2196

年卷期: 2022 年 42 卷 007 期

页码: 1-5

摘要: 为完善海南省木薯间作模式,开展了华南9号食用木薯间作花生、玉米对产量性状的互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收获花生、玉米后,间作的木薯株高、茎径得到快速恢复正常生长,且极显著降低木薯茎叶产量34.9%~46.7%,从而提高木薯收获指数28.6%~46.4%;分别比较不覆盖或覆盖秸秆处理,间作早熟鲜食玉米的单株结薯数、鲜薯产量、粗淀粉产量、鲜薯粗淀粉含量均高于间作花生,说明间作早熟玉米对木薯的整体竞争影响弱于间作花生;间作玉米模式比单作木薯虽减产鲜薯4.5%~13.6%,但鲜薯产量及其收入均不达显著差异.总体看,由于增产玉米鲜穗重11.8~12.1 t/hm2,增加间作收入约等于鲜薯收入的80%,最终比单作木薯极显著增加总收入68.1%~75.4%、净收入72.8%~81.9%,值得推广.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木薯‖玉米间作模式对木薯产量、薯构型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刘丽娟,黄洁,魏云霞,王娟. 2022

[2]不同间作方式对共生期木薯-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英文). 林洪鑫,袁展汽,刘仁根,肖运萍,汪瑞清,吕丰娟,王子君. 2016

[3]间作花生对木薯碳氮代谢产物及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钟瑞春,揭红科,刘超,王泽平,韩柱强,蒋菁,贺梁琼,李忠,唐荣华. 2011

[4]不同施氮量对间作体系木薯、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张志华,林洪鑫,袁展汽,肖运萍,汪瑞清,吕丰娟. 2024

[5]武鸣县木薯间作花生、大豆的高产高效模式. 韦小贞,尹成和,李兆贵,韦艳春,马汉宝,许晓芳,黄柏玲,黄洁. 2011

[6]木薯/花生间作对花生光合性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韩全辉,黄洁,刘子凡,罗春芳,魏艳. 2014

[7]种茎行向及芽向对间作木薯和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罗春芳,魏云霞,欧珍贵,黄洁,徐海强,杨龙. 2017

[8]木薯/花生间作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徐海强,黄洁,刘子凡,魏云霞,苏必孟,李天. 2016

[9]施氮和木薯-花生间作对木薯养分积累和系统养分利用的影响. 林洪鑫,潘晓华,袁展汽,肖运萍,刘仁根,汪瑞清,吕丰娟. 2018

[10]木薯/花生间作体系中木薯行距配置对薯块产量的影响. 韩全辉,魏云霞,黄洁. 2017

[11]不同隔根方式下木薯与花生间作的竞争力分析. 刘子凡,刘治,黄洁,魏云霞. 2021

[12]木薯花生间作的品种筛选及高效栽培模式. 钟瑞春,蒋菁,熊发前,贺梁琼,李忠,韩柱强,黄志鹏,唐荣华. 2015

[13]木薯与花生间作对产量和养分的影响. 徐海强,黄洁,魏云霞,李天. 2018

[14]木薯/花生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钟瑞春,蒋菁,熊发前,贺梁琼. 2015

[15]木薯和花生间作模式下2种作物光合与干物质积累特性. 陈晨,刘子凡,黄洁,魏云霞,苏必孟. 2022

[16]木薯花生间作模式养分吸收与利用优势的比较. 刘子凡,苏必孟,黄洁,魏云霞,张婷婷. 2019

[17]旱坡地玉米间作木薯种植技术初探. 王晓明,李余良,刘建华,方志伟,王怡强,辛浩生,蓝坤成. 1999

[18]覆膜对玉米间作花生的影响. 马天进,李正强,吕建伟,胡腾文. 2015

[19]不同带幅对宽厢宽带玉米间作花生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韦思梅,韦应红,王万平,李翠生,胡廷会,吕建伟,马天进,李正强. 2016

[20]吉林省花生玉米间作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陈小姝,王绍伦,刘海龙,吕永超,高华援,杨富军,李春雨,孙晓苹,宁洽,沈海波,张志民,王礼斌.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