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菌侵染稻株对褐飞虱发生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珏锋

作者: 张珏锋;夏乐舜;李芳;钟海英;陈建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纹枯病;褐飞虱;取食行为;蜜露;氨基酸含量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84-87

摘要: 病原菌侵染引发植株防卫基因表达的信号传导途径水杨酸途径(SA)与虫害(机械损伤)诱发的植物防御信号传导途径茉莉酸途径(JA)会同时存在,且两种信号途径间存在着相互抑制的拮抗作用。本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植株受到纹枯病菌侵染之后,褐飞虱在RH的感病植株和健康植株中明显倾向于选择感染纹枯病菌的RH水稻植株;但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取食行为以及蜜露排泄量及蜜露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均未发现褐飞虱对于感染纹枯病的抗、感水稻品种有显著的取食趋性。说明抗、感褐飞虱的水稻品种感染纹枯病之后并未显现出更易感虫的性状。

分类号: S435.11

  • 相关文献

[1]利用黑肩绿盲蝽兼性取食特性评价转基因水稻生态风险. 黄芊,凌炎,陈玉冲,吴碧球,黄所生,李成,符诚强,黄凤宽. 2016

[2]饲料氨基酸对褐飞虱及其蜜露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傅强,张志涛,胡萃,朱智伟,赖凤香. 2001

[3]吡蚜酮对水稻褐飞虱取食行为的影响. 何月平,陈利,陈建明,陈列忠,张珏锋. 2010

[4]抗虫转基因水稻对非靶标害虫褐飞虱取食与产卵行为影响的评价. 陈茂,叶恭银,姚洪渭,胡萃,舒庆尧. 2004

[5]利用PEG6000模拟研究干旱胁迫对褐飞虱取食和产卵的影响. 罗定,徐红星,杨亚军,郑许松,吕仲贤. 2012

[6]转Bt基因水稻“赣绿1号”对非靶标害虫褐飞虱取食、产卵行为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徐雪亮,肖叶青,季香云,刘子荣,陈连生. 2015

[7]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株对非介体稻飞虱-褐飞虱取食行为的影响. 何晓婵,徐红星,周小军,孙裕建,吕仲贤. 2015

[8]甜瓜新品种蜜露的选育. 张国和,赵保全,陈卫国,田斌,李亚东. 2010

[9]白背飞虱在抗感稻株上分泌蜜露的氨基酸成分分析. 刘光杰,M. G. IBABAO,R. C. SAXENA,B. O. JULIANO. 1993

[10]黄荆提取物对棉蚜的生物活性. 蒋恩顺,朱毅,王江勇. 2016

[11]几种天敌对麦蚜蜜露的行为反应. 陈巨莲,王洪刚. 2003

[12]扶桑绵粉蚧及其蜜露对红火蚁的召集作用. 关子盈,邵翠翠,石庆型,陈婷,吕利华,陈洁,齐国君. 2022

[13]甘蓝与黄瓜寄主上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蜜露糖分、氨基酸和挥发物组分的比较分析. 杨勇,万方浩,金道超. 2007

[14]感染病毒的烟草对烟蚜种群及蜜露排泄的影响. 任广伟,王凤龙,王秀芳,王永. 2006

[15]麦长管蚜蜜露分泌量与小麦品种的关系研究初报. 郭贵明,苏芝业,杨伦伦,张殿斌,李青森. 1993

[16]茶蚜在寄主茶树和非寄主植物上刺吸行为的差异(英文). 韩宝瑜,陈宗懋. 2000

[17]褐稻虱取食试验及防治探讨. 顾秀慧,贝亚维,高春先. 1987

[18]棉蚜蜜露对棉纤维含糖的影响. 王惠珍,杨海峰,吕庆. 1991

[19]稻叶蝉分泌物及寄主植物中糖和氨基酸与植物抗虫性的关系. 刘建军,高桥正三. 1991

[20]吡蚜酮对烟粉虱取食干扰效应的探讨. 雷仲仁,岳梅,李硕,纪云亮.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