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上二种常见叶蝉的识别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君明
作者: 张君明;虞国跃
作者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形态学;葡萄二黄斑叶蝉;葡萄阿小叶蝉;葡萄斑叶蝉
期刊名称: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ISSN: 1004-7360
年卷期: 2020 年 005 期
页码: 35-37
摘要: 叶蝉在国内各个葡萄产区普遍发生,有时可爆发成灾.对于葡萄上叶蝉种类一直存在混淆现象,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葡萄上叶蝉种类的记录历史基础上,对葡萄上葡萄二黄斑叶蝉(Arboridia koreacola)和葡萄阿小叶蝉(Arboridia kakogawana)二种重要的叶蝉种类的特征作了描述,提供成虫、若虫的彩色图片,并讨论葡萄斑叶蝉(Arboridia apicalis)在我国分布的可能性.
分类号: S436.631.2
- 相关文献
[1]葡萄阿小叶蝉成虫出蛰、越冬及田间分布规律. 张华普,张怡,苏文平. 2024
[2]葡萄斑叶蝉种群消长动态及防治药剂的筛选. 沙月霞,樊仲庆,王国珍,李晓. 2011
[3]多异瓢虫对葡萄斑叶蝉的捕食作用. 宋双,姜彩鸽,赵亚楠,王国珍,张怡. 2019
[4]河西走廊酿酒葡萄斑叶蝉发生为害情况及防治措施. 白耀栋,朱燕芳,王元元,郝燕. 2021
[5]吐鲁番地区葡萄斑叶蝉发生规律及种群空间分布型研究. 栾丰刚,郑伟华,李芳,热孜万古丽·加马力,米日古丽·热合木都,马德英. 2006
[6]几种杀虫剂对葡萄斑叶蝉的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 郝敬喆,范咏梅,张新,潘明启,孙锋,赵荣华,白世践,张付春,竞中梅,张新华. 2011
[7]黄板对葡萄斑叶蝉越冬代成虫诱杀效果. 王惠卿,吉艳玲,杨玮,曾继勇,范咏梅. 2007
[8]微小昆虫自动计数软件在葡萄斑叶蝉监测中的应用. 刘钰燕,高灵旺,张怡,王国珍. 2013
[9]杀虫剂混配五种增效剂防治葡萄斑叶蝉初报. 张新,范咏梅,郝敬喆,潘明启,孙锋,赵荣华,白世践,竞中梅,张新华,张付春,翟艳萍. 2011
[10]植物源杀虫剂对葡萄绿盲蝽和斑叶蝉的防治效果(英文). 周莹莹,李燕,付学池,刘钰燕,陈展,陈建,赵荣华,刘启山,张怡,高灵旺,王琦. 2015
[11]几种生物农药防治葡萄斑叶蝉的田间药效试验. 郝敬喆,范咏梅,王惠卿,吴玉华,张娟,张明智. 2007
[12]葡萄斑叶蝉为害与葡萄叶片有关物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范咏梅,姜新丽,郝敬喆,刘新志,王惠卿,吴玉华,张娟,张明智. 2008
[13]植物源杀虫剂对葡萄绿盲蝽和斑叶蝉的防治效果. 周莹莹,李燕,付学池,刘钰燕. 2014
[14]几种杀虫剂对葡萄斑叶蝉的防效. 郝彦俊,王锁牢,王剑,李广阔,李号宾,范咏梅. 2004
[15]水稻理想株型品种的生产潜力及其相关特性研究. 吕川根,谷福林,邹江石,陆曼丽. 1991
[16]贝氏莫尼茨绦虫与扩展莫尼茨绦虫生殖器官形态学观察与比较. 刘继荣,王开胜,薄新文. 2008
[17]饥饿对哲罗鱼仔鱼形态、行为和消化器官结构的影响. 张永泉,刘奕,徐伟,童广香,尹家胜. 2010
[18]雄性不育和可育亚麻的生殖期形态学与细胞学比较. 伊六喜,斯钦巴特尔,张辉,贾霄云,高风云,张立华,任龙梅. 2011
[19]中国巴大叶蝉属Bharagonalia种类雌性外生殖器首次详记(半翅目,叶蝉科,大叶蝉亚科)(英文). 孟泽洪,杨茂发,周玉锋,于晓飞. 2013
[20]不同倍性灯盏花形态学与细胞学研究. 梅琳,郑思乡,杨声超,关文灵,张喜燕,李叶芳.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危害栓皮栎的中国突瓣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一新种
作者:刘萌萌;虞国跃;李泽建;王凯;魏美才
关键词:突瓣叶蜂亚科;突瓣叶蜂族;栓皮栎;中国
-
瓜蓟马的识别与防治
作者:高勇富;虞国跃
关键词:
-
异色瓢虫色斑亚型差异性研究进展
作者:肖达;田仁斌;陈旭;吴萌萌;徐庆宣;张君明;臧连生;王甦
关键词:异色瓢虫;颜色模式;差异性
-
北京樱桃园斑翅果蝇发生动态及不同诱液诱集效果比较
作者:杨帆;王泽华;孙昂;虞国跃;王山宁
关键词:斑翅果蝇;樱桃;越冬;种群监测;诱液
-
黄曲条跳甲的识别与防治
作者:魏亦云;虞国跃
关键词:
-
小菜蛾的识别与防治
作者:沈修婧;虞国跃
关键词:
-
菜螟的识别与防治
作者:虞国跃;张君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