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丽纹象甲取食习性与防治指标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丰静

作者: 刘丰静;李慧玲;王定锋;曾明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叶;茶丽纹象甲;为害性;产量损失;防治指标

期刊名称: 茶叶学报

ISSN: 2096-0220

年卷期: 2015 年 56 卷 01 期

页码: 45-50

摘要: 为了解茶丽纹象甲成虫的取食习性及为害性,以便为制订防治指标提供参考,本文开展了茶丽纹象甲成虫对茶树品种与叶位的选择性、食量等室内试验和不同虫口密度、不同品种下的茶园小区为害损失研究。结果表明,茶丽纹象甲成虫对不同品种茶梢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表现为丹桂>福云6号>黄棪。成虫期取食量(叶面积,mm2)为丹桂>黄棪>福云6号,但无显著差异。当喂饲福云6号品种茶梢时,在1~4对饲养密度下,每对成虫取食时长平均为11.8 d,在1对饲养密度下,每对成虫平均寿命为13.75±1.0 d;与老叶相比,茶丽纹象甲成虫倾向于取食新叶;茶丽纹象甲对福云6号品种的危害系数(每对成虫)为1.65 g,茶园虫口密度(x,头·m-2)与减产量(y,g·0.11m-2)的回归方程为:y=0.0184x+0.5611,对于亩产量100~125 kg的福云6号茶园,使用目前的防治指标(成龄投产茶园每平方米虫量在15头以上)是合适的。室内茶丽纹象甲在丹桂品种上的取食量比福云6号品种提高29.24%,在茶园虫口密度为10头·m-2时引起茶青产量显著损失,虫口密度与减产量的回归方程为:y=0.0665x+0.7969,防治指标建议定为成龄投产茶园每平方米虫量10头以上。

分类号: S435.711

  • 相关文献

[1]早稻穗期白背飞虱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 叶正襄,秦厚国,黄荣华,李华. 1993

[2]花生根结线虫病产量损失估计与防治指标的研究. 宋协松,董炜博,闵平,宋文武. 1994

[3]菜青虫为害春甘蓝不同生育期对产量的影响及经济阈值的研究. 蒋杰贤,王奎武,陈永年. 2002

[4]小菜蛾危害引起的秋花菜产量损失及其防治指标研究. 赵胜荣,袁永达,於文俊,张沪同,王冬生. 2005

[5]夏玉米苗期二点委夜蛾防治指标. 李静雯,门兴元,陈浩,王振营,于毅. 2016

[6]灰翅麦茎蜂对春小麦产量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 侯生英,张贵. 1999

[7]玉米矮缩病危害的损失测定与防治指标研究. 王华弟,陈剑平,祝小祥,赵敏,戴德江,沈颖,王道泽,王国迪,徐志宏,祝增荣. 2017

[8]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 王华弟,陈剑平,祝增荣,孙祥良,朱金良,傅强,朱黎明. 2008

[9]夏玉米苗期二点委夜蛾防治指标. 李静雯,门兴元,陈浩,王振营,于毅. 2015

[10]西藏飞蝗对青稞危害损失与防治指标初步探讨. 姚小波. 2014

[11]主要热带果树煤烟病的为害性及病原菌种类研究. 肖倩莼,陈永强,余卓桐,谭志琼. 2000

[12]美洲斑潜蝇的寄主植物种类、适合度及其为害性的评价. 张慧杰,李建社,张丽萍,梁岩华. 2000

[13]植物源农药在茶树病虫害方面的研究进展. 刘慧芳. 2017

[14]白僵菌871菌株毒理及其防治茶丽纹象甲. 吴光远,曾明森,王庆森,林阿祥,孙椒德. 2002

[15]茶丽纹象甲为害诱导的茶树防御反应分析. 高香凤,李慧玲,王让剑. 2019

[16]一株对茶丽纹象甲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的筛选、鉴定与培养研究. 王定锋,李良德,李慧玲,张辉,吴光远. 2021

[17]茶园食叶能手“花鸡娘”——茶丽纹象甲. 孙晓玲. 2018

[18]我国茶丽纹象甲的研究进展. 曾明森,吴光远,王庆森. 2003

[19]唑虫酰胺、苦皮藤素防治茶丽纹象甲的室内药效试验. 李慧玲,张辉,王定锋,王庆森,曾明森,刘丰静,吴光远. 2014

[20]球孢白僵菌XJBb3005对茶丽纹象甲致病力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 王定锋,刘丰静,李慧玲,张辉,吴光远.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