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脂肪酸及CLA的分析方法的改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卜登攀

作者: 卜登攀;刘仕军;周凌云;付宝华;于建国;王加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牛奶;共轭亚油酸;脂肪提取;气相色谱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6 年 22 卷 07 期

页码: 1-4

摘要: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针对四种不同的牛奶脂肪酸分析方法,按牛奶样品来源分为2个区组,即区组I为8头奶牛个体按每天早、中、晚产奶量加权后的混合样;区组II为60头牛早上挤完奶的混合样,每组16个重复。由于不同CLA异构体间的生物学效果不同,采用常规的气相分离柱(60m)不能完全区分CLA异构体。因此,以Kelly等[1]和Palmquist[2]方法为参照,在利用离心方法和离心加有机溶剂分离乳脂肪并结合酸碱混合甲酯化的基础上,利用进口安捷伦公司HP6890N气相色谱仪结合100m长硅胶毛细管柱(HP2560),采用通过程序升温,气相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乳中常规脂肪酸及其CLA异构体(4种)进行区分,不仅对于乳脂大部分脂肪酸组成没有显著的影响,同时能弥补乳脂肪提取时存在耗时、工作量大、环境污染、成本高和处理效率低的缺陷。该分析方法每天可以预处理300个牛奶样品,能极大地提高分析效率。

分类号: TS252.1

  • 相关文献

[1]提高牛奶乳脂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研究进展. 刘镜,刘和,田建芝. 2011

[2]一株产共轭亚油酸瘤胃细菌Streptococcus infantarius RB111的筛选与鉴定. 黄翠丽,王敏,成晓杰,程敏,仇天雷,宫春波,陈强,高俊莲. 2011

[3]Lactobacillus reuteri PYR8亚油酸异构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张艳禾,张兰威,胡森,步志高. 2006

[4]LactobacillusreuteriPYR8亚油酸异构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张艳禾,张兰威,胡森,步志高. 2006

[5]短程分子蒸馏提取滩羊尾脂共轭亚油酸的研究. 于洋,冯毅,宋宏立,吴禹昊,逄晓阳,马青. 2020

[6]共轭亚油酸在猪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邹书通,蒋宗勇,杨琳,林映才,周桂莲,余德谦. 2004

[7]共轭亚油酸钙对奶牛产奶量和品质的影响. 庞坤,王亚宾,王会峰,郭爽,韩立强. 2012

[8]日粮中添加植物油对延边黄牛牛肉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 夏广军,严昌国,徐红艳,吴健. 2008

[9]共轭亚油酸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赖长华,尹靖东,李德发,刘慕欣,陈辉. 2004

[10]共轭亚油酸对免疫应激仔猪生长抑制的缓解作用. 赖长华,尹靖东,李德发,刘慕欣,陈辉. 2005

[11]不同类型纤维对活体外瘤胃发酵和共轭亚油酸形成的影响. 李艳玲,孟庆翔. 2006

[12]黄花蒿提取物对奶山羊乳腺动静脉血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王丽芳,卢德勋,高民,牛文艺. 2011

[13]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水平对活体外瘤胃发酵和产生共轭亚油酸的影响. 李艳玲,孟庆翔. 2006

[14]共轭亚油酸在奶牛体内的代谢及其日粮影响因素. 孙涛,李胜利. 2007

[15]鱼油或共轭亚油酸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发育能力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易丹,曾申明,呙于明. 2012

[16]牛至精油对甘肃高山细毛羊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 梁婷玉,刘婷,宫旭胤,吴建平,张瑞,高良霜. 2019

[17]共轭亚油酸降低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伏春燕,张燕,魏祥法,刘雪兰. 2019

[18]物候期对放牧牦牛瘤胃液、牧草中脂肪酸及乳脂中共轭亚油酸组成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 潘发明,常生华,王国栋,郝生燕,刘佳,张辉元,徐银萍. 2021

[19]不同共轭亚油酸水平对淘汰安格斯母牛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脂肪酸的影响. 刘欢欢,郭雁华,张巧娥,封元,梁小军. 2019

[20]饲粮中添加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对奶牛产奶性能及乳脂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 斯琴毕力格,王丽芳,丁赫,刘旺景,连海飞,敖长金.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