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喂频率、水温和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肠道结构和肝脏生长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文庆
作者: 黄文庆;黄龙;赖明建;李湘妮;陈佳佳;刘凤坤;徐志雄;胡俊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口黑鲈;投喂频率;水温;养殖密度;生长性能;肠道结构;基因表达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2 年 49 卷 008 期
页码: 111-1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于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条件下研究投喂频率、水温和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肠道结构和肝脏GH和IGF-1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确定大口黑鲈的适宜投喂频率、水温和养殖密度.[方法]采用3因素2水平交互设计8个处理(Ⅰ~Ⅷ),养殖8周后,评估大口黑鲈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饲料系数、存活率等生长性能指标,肠道组织的绒毛高度、绒毛宽度、肌层厚度,以及肝脏生长因子GH和IGF-1基因表达量.[结果]主效应仅养殖密度对摄食率的影响和投喂频率对肥满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而交互效应仅对肥满度有显著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处理Ⅴ生长性能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其中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处理Ⅱ、Ⅳ、Ⅵ、Ⅷ,分别提高10.16%、10.61%、9.27%和8.4%;摄食率显著高于处理Ⅰ、Ⅱ、Ⅳ、Ⅵ,分别提高10.94%、27.02%、26.45%和17.38%;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处理Ⅳ、Ⅶ、Ⅷ,分别降低7.87%、8.89%和8.89%.而处理Ⅰ生长性能与处理Ⅴ相比,仅摄食率显著降低,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并无显著差异.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对肠道绒毛高度、绒毛宽度、肌层厚度以及肝脏GH和IGF-1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处理Ⅴ肠道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处理Ⅳ、Ⅵ、Ⅶ,处理Ⅰ、Ⅴ绒毛宽度均显著高于处理Ⅲ,处理Ⅰ、Ⅲ肌层厚度均厚于处理Ⅶ,其他各处理均无显著差异.处理Ⅰ和Ⅴ的肝脏GH和IGF-1基因表达量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大口黑鲈最适宜的投喂频率为2~3次/d,水温为25℃,150 L水体养殖25尾.
分类号: S964.9
- 相关文献
[1]棉籽蛋白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及肠道和肝脏形态结构的影响. 李敏,陈冰,彭凯,胡俊茹,吕旦,黄文,曹俊明,蔡佳,赵红霞. 2024
[2]养殖密度对池塘循环水养殖大口黑鲈生长、生理指标和GH、IGF-I基因表达的影响. 倪金金,王裕玉,徐钢春,聂志娟,孙毅,李全杰,徐跑. 2020
[3]不同养殖阶段的大口黑鲈肠道结构和肠道微生物组成变化的比较. 李鸣霄,强俊,徐钢春,周国勤,张茂友,陶易凡,路思琪,李岩,陆健,徐跑. 2023
[4]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或丁酸钠对大口黑鲈幼鱼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消化酶活性与抗氧化指标以及肠道结构的影响. 侯冬强,胡俊茹,陈冰,彭凯,李培佳,黄文,曹俊明,赵红霞. 2024
[5]投喂频率对池塘循环水养殖大口黑鲈消化酶、组织结构及脂代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谢苏明,徐钢春,王裕玉,聂志娟,孙毅,李全杰. 2021
[6]稻鲈共作系统中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抗氧化状态、肌肉营养品质和代谢功能的影响. 丁崇航,贾睿,侯诒然,李冰,朱健. 2023
[7]水温和孵化装置对大口黑鲈优鲈3号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肖善势,张爱菊,罗伟,郝雅宾,费晨阳,周志明. 2021
[8]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菌发酵饲料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肠道结构的影响. 陈志敏,郑爱娟,常文环,蔡辉益,刘国华. 2020
[9]大麦虫粉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肠道结构和菌群组成的影响. 余亲平,黄静宇,张翠萍,刘静,黄远彬,俞婷,张晓爱,王蕾,陈进胜,陈文卿,王志林,陈庄,容庭. 2022
[10]饮水中添加复合酶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免疫功能和肠道结构的影响. 陈鑫珠,杨雅妮,邱水玲,靳伟刚,李忠荣,邱华玲,林海虹,刘景. 2023
[11]发酵豆粕对圆斑星鲽生长及消化能力的影响. 吕云云,常青,陈四清,严俊丽,王志军,窦兵帅,刘晓东. 2016
[12]纤维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生理生化、胃肠结构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 陈鑫珠,岳稳,方桂友,缪伏荣,黄庆祥,林平冬,李忠荣,刘景. 2024
[13]饲料蛋白水平对大口黑鲈稚鱼生长、肠道结构及耐离水胁迫能力的影响. 覃瑶,李诗洋,梁浩辉,陈晓瑛,黄燕华,周萌,王国霞. 2024
[14]流水池养殖模式下投喂频率对杂交鲟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杨星,赵振新,赵凤,赵飞,张美彦. 2020
[15]不同投喂率和投喂频率对大杂交鲟幼鱼生长、体成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褚志鹏,金佳利,陈细华,吴金平,唐丹. 2020
[16]投喂率和投喂频率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肝脏健康的影响. 刘伟,文华,蒋明,吴建军,吴凡,田娟,陆星,喻丽娟. 2019
[17]投喂频率对绿鳍马面鲀幼鱼生长、生理指标及肝脏hsp70基因表达丰度的影响. 徐郑鑫,张鹏飞,陈四清,边力,常青,王志达. 2021
[18]投喂频率对2龄似鲇高原鳅生长的影响. 宋明江,邹巧林,李飞扬,陈叶雨,吴晓云,刘亚,龚全,李鹏程,欧军,赖见生. 2023
[19]加工工艺、投喂率、投喂频率对鲫鱼生长性能及消化率的影响. 罗琳,丁建中,薛敏,吴秀峰,刘海燕,任泽林. 2007
[20]投喂频率对异育银鲫高糖、高脂饲料利用的影响. 何吉祥,崔凯,徐晓英,李海洋,吴明林,蒋阳阳,侯冠军.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口黑鲈稚鱼赖氨酸需求量研究
作者:朱喜锋;李诗洋;胡俊茹;梁浩辉;黄燕华;周萌;王国霞
关键词:赖氨酸;大口黑鲈;生长性能;抗氧化;肠道发育
-
不同水生植物对水产养殖尾水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作者:梅耀萍;吴本丽;黄龙;吴仓仓;陈静;陈夏君;何吉祥
关键词:水生植物;养殖尾水;营养盐累积;氮磷吸收;净化效果;健康养殖
-
饲料中添加缩合单宁、水解单宁和单宁酸对海鲈的饲喂效果研究
作者:孙文豪;董芮绮;邱建强;田仁红;陈冰;赵红霞;黄文;鲁慧杰;胡俊茹;朱喜锋;朱晓闻;曹俊明;彭凯
关键词:缩合单宁;水解单宁;单宁酸;海鲈;饲喂效果
-
发酵黑水虻对斑点叉尾鮰生长、肝脏生化指标、消化吸收和免疫力的影响
作者:郑雨顺;陈桂琼;黄文庆;胡俊茹;彭凯;黄燕华;邹记兴;王国霞
关键词:发酵黑水虻;斑点叉尾?;生长性能;消化酶;生化指标;免疫
-
高碳水化合物饲料添加精氨酸对杂交鳢的生长性能、抗氧化酶活性、肝脏免疫反应及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作者:李培佳;陈冰;李敏;彭凯;胡俊茹;黄文;曹俊明;赵红霞
关键词:杂交鳢;精氨酸;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抗氧化;免疫
-
金边太阳鱼的特点及池塘养殖技术
作者:裴家田;张扬;姜鹏;黄龙;岑锡基
关键词:
-
饲料中添加黑水虻酵素对杂交鳢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黄文庆;李瑜琬;黄燕华;李国立;朱喜锋;王国霞
关键词:黑水虻酵素;杂交鳢;生长;血清生化;肝脏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