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鉴定与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光明

作者: 李光明;袁坤;杨礼富;陈秋波;王真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16S rDNA;RFLP分析

期刊名称: 生态学杂志

ISSN: 1000-4890

年卷期: 2012 年 31 卷 12 期

页码: 3179-31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的多样性,并确定其分类地位,对于利用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对假臭草进行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集了海南省8个地区的假臭草丛枝病样品,采用PCR以及巢式PCR方法扩增了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的16S rDNA序列片段,进一步选用AfaI、AluI、EcoRI、HaeⅢ、HpaⅡ、HhaI、HinfI、KpnI、Sau3AI、TaqI和XspI等11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巢式PCR产物进行酶切分析(RFLP),并对16SrDNA序列进行测序,确定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多样性和生物学地位。结果发现:假臭草丛枝病的病原确为植原体;8个地区的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的酶切图谱基本一致,与已知植原体的相似度为0.26~0.97;8个地区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的序列同源性均在99.4%以上,应为同种植原体;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与16S rRNA Ⅱ-A组的花生丛枝病(PnWB)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9.1%,说明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在分类学地位上应归属于植原体16Sr RNA Ⅱ-A组。

分类号: S451.1

  • 相关文献

[1]假臭草从枝病植原体鉴定与多样性分析. 李光明,袁坤,杨礼富,陈秋波,王真辉. 2012

[2]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16SrDNA检测与PCR-RFLP分析. 王真辉,陈秋波,郭志立,叶岸青,张浩. 2007

[3]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昆虫媒介的传毒特性研究. 王真辉,李光明,袁坤,陈秋波,林希昊. 2013

[4]卵叶山蚂蝗丛枝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段雅雯,杨毅,陆秋蕾,肖忠良,李丹阳,张文珍,赵文军. 2019

[5]丛枝病植原体侵染对甜樱桃叶片矿质营养和游离态氨基酸的影响. 谭钺,魏海蓉,王甲威,王延书,刘庆忠,孟宪鹏. 2018

[6]甜樱桃丛枝病的形态及分子鉴定. 王甲威,朱东姿,魏海蓉,宗晓娟,谭钺,刘庆忠. 2014

[7]橡胶丛枝植原体两个株系的tuf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杨毅,车海彦,曹学仁,罗大全. 2017

[8]甜樱桃丛枝病的发生与防控. 谭钺,王甲威,魏海蓉,王传增,刘庆忠. 2018

[9]赛葵花变叶植原体的鉴定及其16S rDNA序列特征分析. 杨海中,杨毅,陈剑山. 2018

[10]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16S rDNA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艾克热木·买买提,韩剑,罗明,唐章虎. 2020

[11]海南长春花变叶病病原物的分子鉴定. 车海彦,郑文虎,温衍生,符瑞益,罗大全. 2011

[12]海南省木豆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检测及鉴定. 车海彦,罗大全,符瑞益,吴云锋. 2010

[13]海南长春花小叶病植原体16S rDNA基因片段的比较分析. 车海彦,刘先宝,符瑞益,叶莎冰,罗大全. 2008

[14]云南花生丛枝植原体16S rRNA和核糖体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万琼莲,杨子祥,王连春,蔡红,陈海如. 2014

[15]水稻橙叶病植原体16S rDNA基因的序列分析. 张德咏,罗香文,张曙光,李华平. 2009

[16]海南黄灯笼辣椒小叶病病原物的分子鉴定. 郑文虎,车海彦,杨毅,曹学仁,罗大全. 2014

[17]野茼蒿变叶病病原物的分子鉴定. 车海彦,郑文虎,符瑞益,温衍生,罗大全. 2011

[18]云南蔓草虫豆丛枝植原体16S rDNA和secY基因序列分析. 王柱华,刘俊男,杨子祥,赵宇,蔡红,陈海如. 2018

[19]安徽地方枣种质枣疯病植原体16S rDNA序列分析. 周张彬,孙俊,周军永,陆丽娟,俞飞飞,孙其宝. 2014

[20]大豆球蛋白A_(1b)B_2基因表达的分子基础探讨. 张德玉,管丽丽,伊藤义文,深泽亲房.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