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灭虫器在杂交晚稻试验基地应用效果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童忠林
作者: 熊绪让;袁定阳;杨觉;曹孟飞;李新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太阳能灭虫器;杂交晚稻;应用效果;虫害防治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科学
ISSN: 1006-060X
年卷期: 2012 年 14 期
页码: 32-35
摘要: 2011年夏秋季,在广西省百色市田阳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杂交晚稻新组合试验示范田中安装应用了太阳能灭虫器,结果表明:太阳能灭虫器灭虫谱广,灭虫量大,可有效控制杂交晚稻主要虫害;同时在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产品卫生品质上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太阳能灭虫器在阳光充足地区利用率较高,应用前景广阔。
分类号: S435.112
- 相关文献
[1]论太阳能灭虫器在水稻绿色植保中的重要作用与发展模式. 童忠林,杜庆伟,蒋涛,曹宝剑,季丹,李新奇,熊绪让. 2014
[2]2014年7月草业科学大事记. 张秀敏,刘阳. 2014
[3]低温和高温对仓储绿豆象的防治效果. 仲建锋,万正煌,李莉,陈宏伟,伍广洪. 2013
[4]美洲斑潜蝇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刘玉霞,任应党. 1998
[5]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综合防治技术. 艾国民,王恒亮. 1998
[6]冀北坝上地区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秦文利,刘忠宽,智健飞,刘树勋. 2016
[7]优质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邢荣平,焦建伟,武海丽. 2017
[8]吉林省粘虫种群发生动态及其危害控制技术. 郭明智,孙雅杰. 2003
[9]高压注射法防治核桃举肢蛾的研究. 田士波,靳杏蕊,赵淑娥,张维忠,曹文虎,霍玉华. 1991
[10]棉田烟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张胜昔,张光梅,陈再兴,冯常辉,李国荣. 2009
[11]中国麻类作物虫害防治研究进展. 朱谷丰,曾维爱,李志文. 2004
[12]“三杂”配套粮油丰收. 吴宪章,吴松林. 1992
[13]双季晚稻99优468机械化生产示范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邬磊,邬文昌,童金炳,肖叶青,陈大洲. 2013
[14]高产抗病杂交晚稻新组合丰优210. 邓应德,袁光杰,唐振东. 2003
[15]钱优1号连作晚稻盘育秧抛栽高产技术. 张志红,余守武,范天云,李春寿,阮关海,洪晓富. 2009
[16]种植季节对晚籼98稻米品质的影响. 杨洁,黄岭,刘良军,严伟. 2011
[17]野败籼型杂交晚稻稳产性和广适性的演变. 陈大洲,邓仁根. 1992
[18]不同栽培方式和施氮量对杂交晚稻五丰优T025产量的影响. 郑伟,肖国滨,刘小三,叶川,肖小军,李亚贞,黄天宝,余跑兰,陈明. 2015
[19]湖南省杂交晚稻区试结果分析. 李瑞蓉. 1999
[20]南昌杂交稻需氮量与氮利用率的研究. 陈竹林,陈红萍,黄英洪,杨磊,陈大洲.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一种利用IIS型限制性内切酶进行无缝堆垒的酶促组装方法
作者:唐焱锋;周天顺;刘玲;余东;董皓;段美娟;袁定阳
关键词:无缝堆垒;酶促组装;IIS型限制性内切酶
-
矮秆优质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盛1618S的选育与利用
作者:张志刚;杨益善;艾治勇;张志华;罗孝和;袁定阳;唐文帮;许靖波
关键词:杂交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盛1618S;矮秆;优质;选育
-
第三代杂交水稻研究与实践
作者:李雅礼;唐华园;黄群策;李新奇
关键词:第三代杂交水稻;籼粳杂种;三优1号;普通核雄性不育系
-
多穗型杂交稻在不同肥力下生长与产量表现研究
作者:张稳;彭锐;袁定阳;孙佳丽;唐自标;刘梓琦;王学华;彭既明
关键词:多穗型杂交稻;肥力水平;农艺性状;干物质量;酶活性;产量
-
强配合力抗稻瘟病两系恢复系P143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彭锐;彭既明;李莉;朱益民;唐自标;艾治勇;孙志忠;谭炎宁;李懿星;赵梦熙;陈劲;张稳;刘梓琦;袁定阳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恢复系;P143;抗稻瘟病;选育
-
籼稻耐盐不育系的筛选及其生理分析
作者:谭颖;袁定阳;官志祥;曾建光;刘桃李;盛夏冰;王惠群;谭炎宁
关键词:籼稻;不育系;盐胁迫;耐盐性;可溶性糖
-
转Cry1Ab基因水稻恢复系KR1128的鉴定及组合评价
作者:陈思扬;孙志忠;丁佳;莫祎;刘玲;袁定阳;段美娟
关键词:水稻;恢复系;杂交组合;螟虫;转基因;Cry1Ab;抗虫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