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淋洗条件下黄河三角洲盐渍土脱盐规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尹春艳

作者: 尹春艳;陈小兵;刘虎;秦松;孙海栓;张立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盐渍土;土柱模拟;间歇淋洗;矿化度;脱盐效率

期刊名称: 灌溉排水学报

ISSN: 1672-3317

年卷期: 2019 年 03 期

页码: 76-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索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土在不同淋洗条件下土壤脱盐规律。【方法】通过室内土柱淋洗脱盐模拟试验,设置2种淋洗方式(连续淋洗和间歇淋洗),分析了在连续淋洗和间歇淋洗条件下土壤淋洗耗水量、淋洗滤液的矿化度随时间、滤液累积量的变化规律和滤液的脱盐速率,同时分析了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层的电导率、SAR(钠吸附比)的变化过程。【结果】①不同淋洗方式条件下,土体脱盐共有3个过程,分别为盐分峰值初步形成过程、盐分峰值向下移动过程和土柱底层土体盐分峰值消失过程;连续淋洗和间歇淋洗土柱为达到一般农作物(计划湿润层为0~60 cm)生长所需淋洗水量为472.70 mm和411.60 mm,间歇淋洗较连续淋洗省水14.8%。②连续淋洗和间歇淋洗滤液矿化度随时间均表现为幂函数关系;连续淋洗和间歇淋洗的滤液脱盐效率分别为18.45 g/L2和28.49 g/L2,连续淋洗的滤液脱盐效率为间歇淋洗的64.7%。③连续淋洗土柱和间歇淋洗土柱淋洗后含盐量是淋洗脱盐前的11.89%和8.39%(以40~60 cm土层为例),间歇淋洗土柱中各层pH值增量均小于在连续淋洗土柱中pH值的增量,并且在间歇淋洗后各层土壤pH值虽有增加,但是还在一般植物生长的允许范围内;间歇淋洗土柱中SAR减小量大于连续淋洗土柱中SAR的减小量,RSC增量小于连续淋洗土柱中RSC的增量,SAR和RSC均在一般植物生长的允许范围内。【结论】盐渍土经过淋洗脱盐可以达到植物生长的要求,同时,间歇淋洗明显比连续淋洗节约水,在生产实践中采用间歇淋洗土壤脱盐效果更好。

分类号: S156.4

  • 相关文献

[1]不同双氰胺用量对稻田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 洪瑜,刘锦霞,刘越,赵天成,刘汝亮,陈晨. 2015

[2]丹江库区典型土壤磷的淋溶模拟研究. 王静,丁树文,李朝霞,郭熙盛,汪永涛,蔡崇法. 2008

[3]土壤添加不同颗粒组成沸石粉对玉米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王甲辰,左强,邹国元,宫延刚,陈延华,王美菊,孙建科,王嵘,李妮. 2015

[4]茶园土壤中钙迁移行为的土柱模拟研究. 苏有健,廖万有,王烨军,张永利,罗毅. 2014

[5]民勤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矿化度的时空变化. 刘文杰,苏永中,杨荣,吕晓东. 2009

[6]矿化度对均质土壤毛管水上升特性与土壤盐分的影响. 王峰,姚宝林,孙三民,王兴鹏. 2017

[7]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对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刘春成,崔丙健,胡超,吴海卿,马欢欢,崔二苹,马天,刘源,李中阳,樊向阳,李浩,高峰. 2021

[8]咸水灌溉对芦苇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李强,王秀萍,刘雅辉,鲁雪林,张国新. 2014

[9]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马俊永,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张苍根. 2010

[10]成水灌溉对芦苇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李强,王秀萍,刘雅辉,鲁雪林,张国新,常青. 2014

[11]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对小麦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党红凯,李伟,马俊永. 2013

[12]河南东部背河洼地的咸水资源与利用途径. 谢家恕,廖先风,靳建华. 1991

[13]不同溶质及矿化度对土壤溶液盐离子的影响. 郭全恩,王益权,南丽丽,李保国,曹诗瑜. 2019

[14]冀东滦下灌区种植结构调整策略的研究. 王文成,杜卫军,张胜景. 2006

[15]溶质类型与矿化度对半干旱盐渍化地区果园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 郭全恩,王益权,南丽丽,曹诗瑜,车宗贤. 2013

[16]白沙滩灌区水盐运动特点及次生盐渍化土壤的综合治理研究. 王晶,石元亮,杨国荣,于凯祥. 1992

[17]微咸水灌溉对土壤盐分和作物产量影响研究. 逄焕成,杨劲松,严惠峻. 2004

[18]曲周县机井水矿化度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 王光州,冯固,刘全清,牛建国,张宏彦. 2013

[19]溶质类型与矿化度对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 郭全恩,王益权,南丽丽,曹诗瑜. 2014

[20]溶质类型与矿化度对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 郭全恩,王益权,马忠明,车宗贤,南丽丽,徐世文,刘延东.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