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冠梨果不同部位可溶性固形物及硬度测定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艳婷

作者: 李艳婷;周铮;黄冬华;周超华;徐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翠冠梨;不同部位;可溶性固形物;硬度

期刊名称: 中国南方果树

ISSN: 1007-1431

年卷期: 2022 年 51 卷 003 期

页码: 148-1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确定更加高效、便捷的翠冠梨可溶性固形物与果肉硬度适宜测定部位、检测方法,探究手持折光仪与无损测糖仪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将不同成熟时期采摘的翠冠梨果实划分为果实顶部(萼端)、果实胴部(赤道)和果实肩部(梗端)等3个部位,使用手持折光仪、经校正后的无损测糖仪、果实硬度计分别对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硬度与感官品质进行测定,并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成熟时期采摘的梨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肉硬度整体表现为萼端>赤道>梗端;果实赤道位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与果实3个部位所测均值无显著差异.经校正后的无损测糖仪与手持折光仪各部位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感官品质分析与理化指标测定结果相一致.初步认为,梨果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可简化为无损测糖仪对果实赤道位置的测定,硬度值应取果实赤道3个不同方位硬度的平均值.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南果梨适宜采收成熟度的研究. 王学苾,李江阔,张鹏,马岩松. 2008

[2]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检测不同贮藏期甜柿的内部品质. 王丹,鲁晓翔,张鹏,陈绍慧,李江阔. 2013

[3]金瓶柿贮藏过程中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亓雪龙,张倩,秦志华,陶吉寒. 2016

[4]晚蜜桃贮藏品质的近红外漫反射检测研究. 王宝刚,蔡宋宋,冯晓元,李文生,王纪华. 2010

[5]葡萄浆果质量、体积及相关性状的调查. 葛孟清,董天宇,樊秀彩,刘崇怀. 2020

[6]成熟期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 酸含量和硬度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分析. 武晓红,赵习平,李立颖,袁立勇,张宪成,王胜男,崔启志. 2017

[7]杏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和硬度的近红外光谱检测. 蔡宋宋,王宝刚,李文生,冯晓元,王纪华,张春财. 2010

[8]不同果袋对黄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魏树伟,王少敏,冉昆,王宏伟. 2016

[9]翠冠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徐文荣. 2000

[10]不同授粉品种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周晓明,陈慧,费艳,刘志超,於菁洁. 2016

[11]套袋对翠冠梨果实品质和矿质营养的影响. 王涛,冯先桔,陈丹霞,林媚,黄雪燕,平新亮. 2010

[12]套袋对翠冠梨果实外观色泽及糖、酸含量的影响. 盛宝龙,蔺经,程进,杨青松,李晓刚,李慧,王中华,付蓉. 2010

[13]大棚和套袋栽培对翠冠梨果实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王涛,房经贵,冯先桔,蔡美艳,林媚,黄雪燕,章镇. 2009

[14]套大袋时期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晓庆,骆军,张学英,吴建平,奚春燕,刘川静. 2010

[15]气调包装及CO_2吸收剂对翠冠梨贮存品质的影响. 周宏胜,胡花丽,李鹏霞,张雷刚,罗淑芬,邵明灿. 2017

[16]不同类型微生物肥料在梨树栽培上的应用. 钟林炳,王道泽,黄越,陆晓林,姚燕来,王卫平. 2021

[17]不同施氮量对翠冠梨芽苗生长的影响. 徐丽荣,杨夫臣,朱宝琴,张华盖,高正纲,张素洁. 2020

[18]翠冠梨自动分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现,李传辉,林营志. 2017

[19]不同果袋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少敏,魏树伟,冉昆,王宏伟. 2015

[20]翠冠梨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张平,卜范文,杨玉,邹会龙,孔佑涵.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