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卵泡颗粒细胞在卵泡发育中的作用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浩然

作者: 宋浩然;冯肖艺;张培培;张航;牛一凡;余洲;万鹏程;崔凯;赵学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颗粒细胞;卵泡发育;奶牛;繁殖性能;相互作用

期刊名称: 畜牧兽医学报

ISSN: 0366-6964

年卷期: 2024 年 06 期

页码: 2313-23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随着奶牛产奶量的提高,我国奶业产业链也在不断优化和升级,朝着现代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方向迈进。然而,高产奶牛的繁殖性能却在逐渐降低,目前,这已成为奶牛相关研究工作者面临的共同问题。卵泡发育与繁殖效率关系密切,卵泡正常发育是奶牛发情、排卵等繁殖活动的先决条件。其中,卵泡颗粒细胞能够与卵母细胞和卵泡膜细胞相互作用分泌多种激素和因子,同时,作为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受体影响卵泡发育。因此,本文总结了关于卵泡颗粒细胞功能与卵泡发育的相关研究,并以卵泡颗粒细胞在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和颗粒细胞对卵母细胞的影响为重点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分类号: S823.3

  • 相关文献

[1]高温诱导蛋鸡氧化损伤及对卵泡发育的影响. 杨晓岚,张敏红,冯京海,翟利利,姜礼文. 2012

[2]miRNA调控动物卵泡发育研究进展. 冯光杭,江声伟,李耀坤,柳广斌,邹娴,刘德武. 2021

[3]circ-13267通过let-7-19/ERBB4通路调控蛋鸭卵泡颗粒细胞凋亡. 吴艳,张昊,梁振华,潘爱銮,申杰,蒲跃进,黄涛,皮劲松,杜金平. 2022

[4]日循环高温对蛋鸡卵泡发育的影响. 翟利利,冯京海,张敏红. 2011

[5]鸡卵泡选择及分子调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沈曼曼,马猛,卢建,王克华,李涛,吴萍,曲亮. 2023

[6]能量负平衡影响奶牛卵泡发育的机制. 曹建华,杨柏高,张培培,冯肖艺,张航,余洲,牛一凡,郝海生,杜卫华,朱化彬,杨凌,赵学明. 2024

[7]奶牛生殖激素和体温的性周期变化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田宏志,刘江静,陈晓丽,李蓝祁,李欣,李茹意,王栋. 2019

[8]3%预混料提高奶牛繁殖力及预防产后疾病的效果. 刘镜,何光中,张晓可,何金平. 2011

[9]游离棉酚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刘长彬,刘辉,葛成江. 2009

[10]奶牛X性控冻精生产的F1、F2代繁殖性能研究. 王秀琴,马吉锋,王建东,温万,脱征军,宁晓波,李艳艳,刘红岩,梁小军. 2015

[11]不同水平干乳期对荷斯坦奶牛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庞盛林,景利. 2020

[12]蛋氨酸锌对奶牛泌乳及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 马吉锋,常国新,王建东,李艳艳,薛伟,梁小军. 2013

[13]体况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马吉锋,王建东,李艳艳,薛伟,脱征军. 2014

[14]非常规饲料资源——全棉籽在奶牛生产中应用前景. 刘艳丰,郑伟,唐淑珍,王华龙. 2009

[15]疾病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Ⅲ:营养代谢性疾病. 赵善江,郝海生,刘云祥,王现军,徐礼,李来宝,胡智辉,朱化彬. 2020

[16]乳房炎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王欢,赵慧秋,谷栗琨,赵善江,胡智辉,朱妮,郝海生,朱化彬. 2023

[17]日粮添加硒碘铜对宁夏地区奶牛生产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韩博,梁俭,张一贤,张秀陶,许斌. 2000

[18]β-胡萝卜素添加水平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张俊丽,王川,康晓冬. 2011

[19]抑制素免疫技术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 陈芳,郭日红,梅承,施振旦. 2022

[20]定时人工授精技术及其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赵善江,童伟,王现军,刘云祥,郝海生,朱化彬.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