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粉垄深度对甘蔗地土壤孔隙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盛勇创

作者: 盛勇创;王释苇;张硕;王健豪;常成;张红霞;黄金生;甘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粉垄深度;孔隙结构;甘蔗;CT扫描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3 年 009 期

页码: 12-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揭示不同粉垄深度对甘蔗地土壤孔隙结构的影响,基于广西甘蔗地不同粉垄深度耕作试验,利用CT扫描成像技术和Image J获取粉垄浅耕(F20,耕作深度 20 cm)与粉垄深耕(F40,耕作深度 40 cm)两个处理甘蔗土 0~40 cm土层土壤孔隙结构.结果表明:与F20 处理相比,F40 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不同孔径级别的二维和三维孔隙数量.在甘蔗根系主要生长区的 0~20 cm土层内,F40 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的孔隙面密度,并显著降低了土壤的孔隙复杂度.同时在 0~40 cm土层内F40 处理的土壤孔隙度、分支长度密度和连通性分别显著高于F20 处理 74.13%、151.39%和 51.21%.土壤孔隙三维空间分布显示,F40 处理的点状孔隙数量在 0~20 cm土层明显多于F20 处理,且孔隙分布更密集,这也反映出F40 处理的土壤具有更大的连通可能性.而在 20~40 cm土层,F40 处理的点状孔隙与长条形孔隙在数量上较F20 处理均无明显差异,但F40 处理的长条形孔隙向四周呈散射状分布,较F20 处理长条形孔隙竖直分布可能更有利于增强土壤储水能力及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研究表明,粉垄深耕可有效增加广西甘蔗地的土壤不同孔径级别的孔隙数量,且使上层土壤孔隙排列紧密、孔隙边界的不规则性降低,同时提高土壤的孔隙度、孔隙分支长度密度,从而提高土壤的孔隙连通性,对土壤孔隙结构的改善有一定积极影响,为广西甘蔗实现土壤良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分类号: S152`S566.1

  • 相关文献

[1]广西地区甘蔗粉垄与旋耕耕作方式下土壤孔隙特征变化. 张硕,王松,张钰,张红霞,韦本辉,黄金生,甘磊. 2024

[2]秸秆覆盖对广西甘蔗地土壤水分与结构变化的影响. 甘磊,张俊,郑思文,韦本辉,李健,李帅,邓婉珍. 2021

[3]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研究土壤改良措施下土壤孔隙. 杨永辉,武继承,毛永萍,韩庆元,何方. 2013

[4]免耕对土壤剖面孔隙分布特征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毛永萍,何方,张洁梅,高翠民,潘晓莹,王越. 2018

[5]保水剂对土壤孔隙影响的定量分析. 杨永辉,武继承,韩庆元,何方,韩伟锋,杨先明. 2011

[6]广西某露天矿区不同复垦模式下土壤的孔隙特征. 王松,张硕,张钰,张红霞,黄太庆,甘磊. 2024

[7]生物质成型燃料热解半焦产率及理化特性. 涂德浴,潘庆民,张传佳,陈文. 2019

[8]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技术及实验方法研究进展. 窦锦爱,林业青,邵丰,董怀民. 2020

[9]基于CT扫描的不同粒形滤料孔隙结构特征. 蔡九茂,宋蕾,张文正,翟国亮,许强,李鹏来. 2022

[10]氯离子掺入方式及偏高岭土对砂浆氯离子结合性能的影响. 孙明,孙丛涛,张鹏,麻福斌,李言涛,段继周. 2021

[11]水合物生成导致沉积物孔隙结构和渗透率变化的低场核磁共振观测. 张永超,刘昌岭,刘乐乐,陈鹏飞,张准,孟庆国. 2021

[12]不同炭化条件制备油茶果壳生物质炭的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侯建伟,邢存芳,杨莉琳,杨枣童,罗应. 2024

[13]糖酸协同调控黄桃脆片质地. 赵邯,刘春菊,李大婧,李斌,李越,庞文倩,吴海虹,牛丽影. 2024

[14]甘蔗抗逆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 张志勇,雷朝云,蒙秋伊,卢加举. 2012

[15]荔波县甘蔗适宜性评价及区划布局. 李莉婕,童倩倩,孙长青,赵泽英,彭志良,曹怀亮,覃金鼓. 2013

[16]高产高糖甘蔗品种的特征特性. 雷石富. 2010

[17]绿肥压青对甘蔗产量及抗旱性的影响. 刘鹏飞,李向勇,张正学,罗凯,雷朝云. 2015

[18]甘蔗新品种黔糖4号的选育. 易代勇,周朝久,雷朝云,余宪初,陈长庚. 2002

[19]甘蔗新品种种植模式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樊仙,张跃彬,石红军,郭家文,白志刚,李春燕. 2016

[20]甘蔗品种农艺性状的比较试验初报. 雷石富.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