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T-DNA插入拷贝数的检测及对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建斌

作者: 石建斌;杨永智;王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实时荧光定量PCR;拷贝数;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7-4333

年卷期: 2015 年 20 卷 06 期

页码: 68-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转基因马铃薯株系为材料,采用Real-time PCR方法,以SYBR Green I为荧光染料,以马铃薯块茎贮藏蛋白基因(Patatin)作为内参基因,以植物表达载体上的潮霉素抗性基因(HPT)为筛选标记基因,建立目的基因CT值与起始模版的相关性标准曲线,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获得每个样品中内参基因和外源基因的CT值,根据Pfaffl法计算获得了T-DNA在转基因马铃薯中的拷贝数,且与Southern blot方法进行了比较,并结合田间农艺性状,分析了外源基因拷贝数马铃薯株高及薯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参基因和外源基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96、R2=0.995和R2=0.990。在所测的23株转基因株系中,12株为单拷贝插入,6株为双拷贝,5株为多拷贝。Real-time PCR比Southern blot方法结果更准确、操作更简便快捷、成本更低。且插入拷贝数的多少与马铃薯田间农艺性状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发现2拷贝以上的T-DNA插入较容易引起部分性状的改变。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实时定量PCR检测转基因绵羊拷贝数. 赵帅,王立民,王聪慧,唐红,张宾,郭延华,张译元,赵兴旺,丁新平. 2015

[2]温室粉虱和烟粉虱3个隐种中热激蛋白基因hsp70和hsp90含量的比较分析. 吕志创,王韧,万方浩. 2014

[3]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外源基因拷贝数的测定. 樊佳佳,白俊杰,马冬梅,简清. 2011

[4]转基因柑橘外源基因拷贝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许兰珍,何永睿,雷天刚,彭爱红,姚利晓,姜国金,李强,邹修平,陈善春. 2016

[5]马铃薯低温响应的ScmiR390-5p及其靶基因表达与结构分析. 谢洁,王明,丁红映,李青,王万兴,熊兴耀,秦玉芝. 2019

[6]马铃薯病毒病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 杨茹薇,刘易,古丽米拉·热合木土拉,孙慧,江应红. 2024

[7]外源基因导入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影响. 黄团,李丽,雷尊国,邓宽平,李云. 2012

[8]AMMI模型在马铃薯产量及农艺性状分析中的应用. 李亚杰,范士杰,张俊莲,白江平,王蒂. 2013

[9]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宣薯2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雷尊国,邓宽平,彭慧元. 2011

[10]贵州省马铃薯区试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GGE双标图分析. 石强,李亚杰,范士杰,张俊莲,白江平,王蒂. 2015

[11]氮磷钾及密度对贵州中部马铃薯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吴巧玉,夏锦慧,李其义,曾宪浩,何天久. 2015

[12]不同氮钾水平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吴巧玉,夏锦慧,何天久. 2015

[13]马铃薯品种(系)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分析评价. 范士杰,马智黠,宋吉轩. 2006

[14]施肥水平和栽培密度对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杨胜先,张绍荣,龙国,聂绍科,杨敏. 2015

[15]马铃薯体细胞杂种主要形态性状和农艺性状鉴定. 宣俊杰,蔡兴奎,郭鲜蒲,何礼,柳俊. 2006

[16]遮光处理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秦玉芝,覃丽,何长征,潘妃,谢洁,陈慧,罗江龙,丁旭,熊兴耀. 2017

[17]肥料增效剂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质量影响. 高海洋,金光辉,张春雨,刘喜才,姜丽丽,张桂芝,刘淑娜,李鑫,王鹏程. 2019

[18]复合肥施用量对云薯902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李鹏林,李明福,徐宁生,尹自友. 2019

[19]雾培条件下3个马铃薯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及其微型种薯的繁育评价. 石达金,吕巨智,唐国荣,李发桥,谭贤杰,闫飞燕. 2024

[20]冀西北盐碱地马铃薯无性系农艺性状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马恢,尹江,张希近,温利军,王晓明,高永龙,金黎平,谢开云,段绍光.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