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藻混养互利机制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韦玮

作者: 韦玮;方建光;董双林;刘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栉孔扇贝;海带;混养;互利机制

期刊名称: 海洋水产研究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02 年 23 卷 03 期

页码: 20-2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20 0 1年 3月 ,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小麦岛实验基地 ,用实验生态学方法 ,进行了栉孔扇贝 (Chlamys farreri)和海带 (L aminaria japonica) 3种配比模式 (栉孔扇贝密度分别为10、2 0、10粒 / m2 ,海带密度分别为 1.0、1.0、2 .0棵 / m2 )混养实验 ,定期观测环境和营养盐的变化 ,浮游植物消长情况以及栉孔扇贝、海带的存活和生长状况等。实验表明 ,模式 较模式 、 中 TIN、Si O4- Si、PO4- P的浓度低 ,其 TIN中 NH4- N含量较其余两种模式低 ;同时 ,模式 中浮游植物数量减少 13.872× 10 3 cell/ L,叶绿素含量减少 1.96 mg/ m3 (模式 浮游植物减少 6 .0 4 5× 10 3 cell/ L、叶绿素减少 1.79mg/ m3 ;模式 浮游植物减少 12 .995× 10 3 cell/ L、叶绿素减少 1.78mg/ m3 ) ,下降幅度最大。而模式 的 DO含量相对较高 ,其栉孔扇贝生长显著 ,壳高较实验初始时的壳高存在显著差异。故在本实验条件下模式 的混养配比较合理 ,其生态互利作用较好

分类号: S968

  • 相关文献

[1]江蓠与对虾混养的神经-模糊优化模型初探. 黄洪辉,张汉华,吴进锋,梁超愉,李卓佳. 2006

[2]沿海滩涂淡水养殖模式及相关诉研究. 王凯,丁金海. 2000

[3]草鱼-鲢-鲤混养生态系统的EwE模型分析. 董双林,王芳. 2016

[4]细鳞斜颌鲴与奥尼罗非鱼池塘混养试验. 梁拥军,马俊峰,史东杰,孙向军,张欣,孙砚胜. 2009

[5]匙吻鲟混养池塘中浮游生物的变化. 陈建武,朱永久,赵建华,冯宪斌,李茜,杨德国. 2012

[6]冬季大叶藻与幼参混养效果的模拟研究. 邢坤,李耕,杨贵福,刘海映,潘玉洲,郑文军. 2012

[7]黄颡鱼主养池混养鲌鱼模式研究. 谢德兵,任艳,朱思华,李波,周勇,刘怡然,王辉. 2019

[8]草鱼不同养殖模式实验围隔内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通量的研究. 郭永坚,沈勇平,王芳,张振东. 2013

[9]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水质动态及产出效果的对比. 虞为,李卓佳,王丽花,张晓阳,曹煜成,文国樑,朱长波,马广智. 2013

[10]岩原鲤不同养殖模式效益的比较. 黄颖颖,何斌,赵凤麒,张晓勤,严俊刚. 2017

[11]不同密度的卵形鲳鲹与凡纳滨对虾混养效果研究. 虞为,李欣,林黑着,黄小林,杨育凯,黄忠,李涛. 2021

[12]龙须菜对刺参生长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王肖君,孙慧玲,谭杰,高菲,燕敬平,陈爱华. 2011

[13]对虾养殖池塘内混养鲻鱼和罗非鱼对水环境及对虾生长的影响. 李俊伟,朱长波,颉晓勇,郭永坚,陈素文,张文文. 2015

[14]邹平市台子镇畜禽养殖调查分析. 王怀中,魏中锋,孙明阳,刘俊珍,尹静,王立水. 2023

[15]玉足海参与凡纳滨对虾的混养效果. 于宗赫,胡超群,齐占会,江海英,任春华,罗鹏. 2012

[16]凡纳滨对虾不同池塘混养模式的弧菌数量变化. 徐金根,陈素文,张汉华,朱长波,李卓佳,粟丽,王兆礼. 2012

[17]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氮磷收支的研究. 李卓佳,虞为,朱长波,文国樑,马广智. 2012

[18]池塘套养细鳞斜颌鲴对虾蟹生长的影响. 侯冠军,宋光同,陈静,汪翔,丁凤琴. 2012

[19]麦瑞加拉鲮鱼与本地鲮鱼的生长及营养分析对比. 洗炽彬,刘家照,叶星. 1990

[20]凡纳滨对虾-鲻网围分隔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郭永坚,朱长波,阴晓丽,李俊伟,颉晓勇,陈素文,罗昭林.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