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增效尿素对水稻田面水氮素流失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小燕

作者: 王燚;田小海;马国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尿素;纳米材料;氮;肥料;径流;纳米碳;氮素流失;氮肥利用率;水稻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1 年 27 卷 01 期

页码: 106-111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纳米碳增效尿素对水稻田面水氮素流失特征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普通尿素处理为对照,对水稻田面水氮素浓度、氮素径流流失特征、产量及氮肥利用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后,田面水全氮浓度迅速增加,且施氮量越高,田面水全氮浓度越大。纳米碳增效尿素处理与普通尿素处理比较,其田面水全氮浓度下降速度较快,氮素随排水流失风险期短。应用对数方程模型预测,纳米碳增效尿素田面水安全排放期为施肥后11.5~15.9d,普通尿素田面水安全排放期为施肥后12.5~17.3d,纳米碳增效尿素处理与普通尿素处理比较,其遇雨引起氮素流失期限缩短1.0~1.5d。该研究同时得出,总氮素径流流失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施氮量的两肥料处理间比较,纳米碳增效尿素处理氮素随降水流失量显著小于普通尿素处理,仅为普通尿素的70.6%~74.3%。该研究进一步表明,纳米碳增效尿素处理籽粒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亦显著大于普通尿素处理,产量最大提高幅度达10.2%,氮肥农学利用率最大提高幅度达44.5%。总之,与普通尿素处理比较,纳米碳增效尿素处理遇雨引起氮素流失期限缩短、氮素径流流失量小,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均较高,是优于普通尿素的新型高效肥料,其中施氮量为225kg/hm2的处理,是该试验条件下的氮肥运筹的高产、高效、安全模式。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紫色土区不同植物篱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素流失效应. 谢德体,林超文,倪九派,魏朝富. 2014

[2]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钱银飞,邱才飞,邵彩虹,陈先茂,谢江,邓国强,李思亮,左卫东,彭春瑞. 2011

[3]肥料增效与控释技术在黑土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孙磊,李一丹,张哲,王爽,刘龙江. 2011

[4]纳米碳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一丹. 2013

[5]长期绿肥与氮肥减量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张璐,黄晶,高菊生,曹卫东,高鹏,杨志长. 2020

[6]秸秆和肥料管理措施对太湖流域水稻种植氮流失的影响. 俞映倞,钱聪,杨梖,杨林章,何世颖,薛利红. 2024

[7]稻田径流易发期不同类型肥料的氮素流失风险. 侯朋福,薛利祥,俞映倞,江瑜,汪吉东,薛利红,杨林章. 2017

[8]基于DNDC模型的稻田氮素流失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赵峥,吴淑杭,周德平,褚长彬,曹林奎. 2016

[9]间作百喜草对坡地茶园氮素流失的影响. 朱惠琼,杜理旺,罗旭辉,黄光樑. 2023

[10]秸秆覆盖与平衡施肥对巢湖流域农田氮素流失的影响研究.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 2011

[11]纳米碳添加对土壤速效养分和小油菜产量的影响. 李嘉欣,武雪萍,李晓秀,李生平,赵刚. 2023

[12]添加纳米碳缓释肥料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蒿若超,田小海,王晓玲,马国辉,汤海涛. 2010

[13]控释氮肥对水稻的增产效应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研究. 符建荣. 2001

[14]冬水田减量施氮对免耕直播杂交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周兴兵,蒋鹏,徐富贤,张林,朱永川,郭晓艺,刘茂,陈琳,熊洪. 2021

[15]通过径流观测估算磷风险评估指数. 刘月英,王秀芬. 2002

[16]不同土壤添加剂对太湖流域小麦产量及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 潘复燕,薛利红,卢萍,董元华,马资厚,杨林章. 2015

[17]杨麦间作系统对太湖流域土壤氮流失的削减效应. 褚军,薛建辉,金梅娟,吴永波,侍昊,徐艺倩. 2015

[18]稻麦两熟农田茬口衔接期养分径流流失特征. 郭智,周炜,陈留根,郑建初. 2012

[19]麦季农田流失养分植物拦截技术体系研究. 刘红江,郑建初,孙国峰,盛婧,张岳芳,郭智,周炜,陈留根. 2021

[20]广州郊区菜地氮磷养分径流流失特征初步研究. 张威,艾绍英,姚建武,李盟军,杨丽娟.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