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甘蓝型油菜小孢子的培养体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龙卫华
作者: 龙卫华;浦惠明;戚存扣;陈松;陈新军;高建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江下游;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07 年 23 卷 04 期
页码: 374-3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高含油量油菜品系T057-7选育方法研究. 朱家成,张书芬,文雁成,王建平,赵磊,王军亮,刘改. 2009
[2]春性甘蓝型油菜几个细胞质雄性不育DH恢复系配合力分析. 星晓蓉,杜德志. 2009
[3]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中基因型及处理条件对成苗的影响. 皮明雪,郭少敏,张涛,杨雯竹,张敏琴,吴江发,杜才富. 2020
[4]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的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王汉中,王新发,刘贵华,郑元本,杨庆. 2004
[5]具双价基因的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的遗传转化. 王新发,王汉中,刘贵华,胡赞民,郑元本. 2004
[6]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优化. 谭少敏,胡靖锋,杨红丽,徐学忠,鄢波,陈倩,施敏,和江明. 2015
[7]基于小孢子培养创制DW871矮秆彩色油菜新种质. 杨元雨,张瑞茂,黄莎,李杨,高志宏,王芳,王转转,王敏,赵德刚,宋莉,李超. 2024
[8]春性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初探. 李秀萍,杜德志. 1997
[9]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朱家成,文雁成,张书芬,田保明,王建平. 2001
[10]甘蓝型油菜小孢子离体培养条件改良. 吴士红,戚存扣. 2010
[11]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6号的选育. 李秀萍,杜德志. 2009
[12]导入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转基因油菜及其对菌核病抗性的研究. 王新发,王汉中,刘贵华,胡赞民,郑元本. 2003
[13]油菜小孢子培养影响因素及黄籽油菜双单倍体群体的构建. 梅德圣,王汉中,李云昌,胡琼,李英德,徐育松. 2007
[14]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胚胎发生. 陈正华,姚渝光,张丽华,关月兰,陈军,刘澄清. 1995
[15]用EMS诱变和小孢子培养快速获得甘蓝型油菜高油酸种质材料的研究. 和江明,王敬乔,陈薇,李根泽,董云松,寸守铣. 2003
[16]长江下游麦(油)棉两熟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 陈建平,张萼,蔡立旺,王海洋,施庆华. 2011
[17]贵州育成油菜品种在长江下游的产量及适应性. 侯国佐. 2012
[18]长江下游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超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 陈建平,张萼,蔡立旺,王海洋,施庆华,潘群斌,王为,潘宗瑾. 2010
[19]长江下游地区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 赵延存,娄远来. 2004
[20]长江下游日本沼虾形态特征及主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 刘凯,张敏莹,段金荣,徐东坡,王雯婷,施炜纲.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对8种植物顶尖嫩叶的取食偏好性研究
作者:刘月悦;雷应华;陈松;陈庆东;王燕平;易春燕;文刚;刘虹伶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取食偏好性;寄主植物;非寄主植物
-
不同有机肥、覆膜处理对坡田旱改水耕地质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作者:詹丽钏;周子榆;陈松;王丹英;胡帅栋
关键词:水稻;有机肥;生物降解地膜;产量;土壤肥力
-
三氨基酸替换的油菜EPSPS基因在烟草中表达高抗草甘膦特性
作者:朱红利;屠钢;彭琦;孙程明;张维;胡茂龙;付三雄;张洁夫;陈松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EPSPS基因;人工突变;转基因烟草;草甘膦抗性
-
粳稻茬肥油两用油菜品种筛选及肥田潜力分析
作者:彭琦;高建芹;胡茂龙;郭月;浦惠明;周晓婴;张维;孙程明;付三雄;王晓东;张洁夫
关键词:粳稻茬;甘蓝型油菜;肥油两用;生物量;养分累积量
-
深海散射层在南印度洋长鳍金枪鱼栖息地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万树杰;李国栋;陈新军
关键词:长鳍金枪鱼;深海散射层;栖息地指数;南印度洋
-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甘蓝型油菜分枝角度调控中的功能分析与预测
作者:孙程明;周晓婴;陈锋;张维;王晓东;彭琦;郭月;高建芹;胡茂龙;付三雄;张洁夫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株型;分枝角度;长链非编码RNA;转录组
-
广元市烟草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
作者:俞世康;王栋;陈松;张明磊;肖旭;彭舸;庄智权;任文武;史洪涛
关键词:广元市;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