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玉米品种混种增产潜力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玉乾
作者: 周玉乾;寇思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混种;清种;产量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1 年 04 期
页码: 115-116
摘要: 选用甘肃省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玉米品种陇单3号和陇单5号为试验材料,两个品种1∶1田间混种和两个品种各自清种对比,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研究1∶1混种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陇单3号与陇单5号在混种条件下百粒重、穗粒数比清种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株高与穗位高无明显变化,混种产量高于清种产量。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两个玉米品种混种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杨耿斌,王屾,谭福忠,韩翠波,刘兴焱,何长安,纪春学,王辉. 2009
[2]玉米间种草木犀技术. 于海林,范瑞兰,吴尔奇,马正耕,王宁. 1988
[3]不同玉米品种间、混种植栽培的技术探讨. 史振声,张喜华,李凤海,王志斌,王宏伟. 2006
[4]经济作物产体栽培模式设计及效益分析研究. 康庆华,孙庆德. 2001
[5]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扁豆与青贮玉米混种技术研究. 张晓梦,王树林,张瑞萍. 2013
[6]龙引扁豆1号与青贮玉米混种技术研究. 王家军,于佰双,张瑞萍,李进荣,王树林. 2013
[7]不同秧盘播种量对垦稻12、绥粳4混种产量的影响. 刘传增. 2017
[8]播种量对龙粳39、龙粳31混种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刘传增. 2017
[9]不同播种量对垦稻12号、绥粳4号混种秧苗素质的影响. 刘传增. 2017
[10]不同栽插密度对垦稻12、绥粳4号混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刘传增. 2017
[11]不同株型大豆品种混合种植增产机理初探. 李铭丰. 2011
[12]混种非洲狗尾草对紫茎泽兰表型特征的影响. 曹志勇,桂富荣,李正跃,万方浩. 2010
[13]混种龙葵对番茄和茄子生理生化特性及镉含量的影响. 胡容平,李欣欣,林立金,范中菡,陈松,杨东升,陈庆东. 2019
[14]香豆繁种地可以混种高梁. 戴庆林. 1966
[15]不同物种和种植比例对小子虉草表型可塑性与竞争效应的影响. 徐高峰,张云,申时才,张付斗,李天林,金桂梅. 2013
[16]优质粳稻垦稻12号、绥粳4号混种高产栽培技术. 刘传增. 2016
[17]混种不同生态型富集植物对镉胁迫樱桃幼苗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 黄廷友,褚旭东,林立金,廖明安. 2015
[18]混种三叶草对青菜及小白菜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阳路芳,王兴伟. 2019
[19]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对白粉病的控制作用. 张姼,段霞瑜,周益林,刘淑艳. 2008
[20]混种杂草对水果玉米幼苗生长及锌吸收的影响. 石军,严康,秦家友,陈翠莲,林立金.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外源甲基乙二醛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赵瑞宁;李永生;汪军成;方永丰;董小云;周文期;连晓荣;王晓娟;何海军;杨彦忠;刘忠祥;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甲基乙二醛;抗氧化酶;干旱胁迫
-
玉米黄化突变基因Zmet 9的精细定位
作者: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何海军;杨彦忠;周文期;董小云;周玉乾;刘忠祥
关键词:玉米;黄化突变基因Zmet9;BSR-seq;精细定位
-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连晓荣;何海军;李永生;周文期;王晓娟;杨彦忠;刘忠祥;张彦军;周玉乾
关键词:种植模式;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品质;河西灌区
-
玉米矮秆突变体20F421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作者:刘忠祥;周文期;李永生;王晓娟;杨彦忠;连晓荣;何海军;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矮杆;突变体;表型鉴定;遗传分析
-
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缺陷突变体ygl3的光合特性及遗传分析
作者:刘忠祥;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寇向龙;何海军;杨彦忠;周文期;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碳水化合物;突变体ygl3;光合特性;遗传分析
-
EMS诱变玉米自交系郑58后代变异分析及应用评价
作者:连晓荣;王晓娟;周玉乾;何海军;杨彦忠;刘忠祥;李永生;杨晨曦;刘芥杉;周文期
关键词:玉米;种质创新;品种改良;EMS花粉诱变
-
控制玉米株高基因PHR1的基因克隆
作者:杨晨曦;周文期;周香艳;刘忠祥;周玉乾;刘芥杉;杨彦忠;何海军;王晓娟;连晓荣;李永生
关键词:玉米;株高;穗位高;BSA混池测序;基因定位;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