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糟固态制曲对米曲霉3.042产孢子及产酶特性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燚涛

作者: 赵燚涛;梁璋成;任香芸;马文静;何志刚;郭京波

作者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建省农产品(食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米曲霉;红曲糟;培养料配比;产酶特性;固态制曲;酱油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238-2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米曲霉3.042红曲糟固态制曲产孢子及产酶特性,为米曲霉固态发酵红曲糟制备调味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红曲糟为主要原料,以米曲霉3.042为发酵剂,以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酶活力及蛋白质酶解率、氨氮转化率等为指标,研究红曲糟、麸皮与水做培养基料配比、发酵时间等因素对米曲霉生长及产酶效果的影响。【结果】成曲培养料适宜质量配比为红曲糟∶麸皮∶水为1∶0.8∶1.4,在此条件下培养72 h,成曲的孢子量、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谷氨酰胺酶分别可达9.93、1 160.94 U·g-1、1 157.47 U·g-1、1 788.40U·g-1和10.49 U·g-1。利用该成曲发酵得到的调味液中氨基酸态氮、酶解率和氨氮转化率分别为8.2 g·L-1、63.40%和37.08%,利用红曲糟麸皮做培养基料,利用3.042发酵得到的调味液鲜味较高,色泽红褐有光泽,具备酱香浓郁、滋味醇厚的特征,具有典型的酱油风味。【结论】红曲糟适合做米曲霉固态制曲的培养基料的主要原料,其适宜的质量比为红曲糟∶麸皮∶水为1∶0.8∶1.4。

分类号: TS261.9%TS264.21

  • 相关文献

[1]米曲霉高产蛋白酶菌株的选育及在酱油酿造中的应用研究. 傅力,章运,涂振东,叶凯. 2009

[2]山东茶园土壤几丁质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酶特性研究. 傅嘉敏,刘腾飞,韩晓阳. 2018

[3]植物乳杆菌R23产苹果酸乳酸酶特性研究. 李维新,何志刚,郑宝东,梁璋成,林晓姿. 2012

[4]一株烟草秸秆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邹芳,赵娟,雷燕萍,祖朝龙,曹慧. 2016

[5]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CHB1产蛋白酶特性. 林新坚,任香芸,陈济琛,蔡海松. 2008

[6]新疆风干肉中优势乳酸菌的分离及产酶特性分析. 李宇辉,郭安民,刘成江,王俊钢. 2018

[7]湖北省酱油产品生产状况和质量分析. 陶宁丽. 2000

[8]多菌种制曲与发酵在酿造酱油中的应用现状. 张海珍,蒋予箭,陈敏. 2008

[9]营养保健型黑粒小麦酱油的研制. 杨纪红,李文德,褚西宁,孙善澄. 2001

[10]市售酱油理化特性分析和模式识别研究. 于寒松,李松,王玉华,朴春红,刘俊梅,任大勇,代伟长,胡耀辉. 2015

[11]酱油多菌种混合阶梯风味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杨钦阶,黄修杰,熊瑞权,黄丽芸,刘志伟. 2011

[12]酱油增香发酵用耐盐酵母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及菌种鉴定. 陈彬,鲁绯,王夫杰,刘欢,程永强,殷丽君. 2010

[13]外源添加酵母对黑豆酱油品质的影响. 钟小廷,吕杰,易谦武,刘迎涛,李可. 2020

[14]酱油中3-氯-1,2-丙二醇的测定. . 2008

[15]蘑菇酱油酿造工艺初探. 曾辉. 2010

[16]南极磷虾海鲜酱油的品质评价. 吕传萍,李学英,杨宪时,郭全友. 2012

[17]转基因作物深加工产品的DNA提取方法研究. 金红,赵昕,王永,程奕. 2006

[18]酱油发酵增香用耐盐酵母菌的生长特性研究. 陈彬,王夫杰,殷丽君,刘欢,鲁绯. 2010

[19]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油中山梨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金海涛,张晓波,任红波,刘峰,马文琼,潘博,陈国锋. 2010

[20]大豆加工品质的资源筛选和遗传改良的研究 Ⅱ.豆腐、酱油、毛豆大豆加工原料的筛选. 刘丽君,赵贵兴,高明杰,吴俊江,陈霞.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