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传染性胰腺坏死病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守湖

作者: 李守湖;张雪青;石建高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传染性胰腺坏死病;G基因;VP2基因;腺病毒载体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24 年 46 卷 001 期

页码: 86-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和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是以感染鲑科鱼类为主的两种传染病.为克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G基因和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PNWP2基因,并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载体.利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出IHNVG基因和IPNVVP2基因,通过多基因片段同源重组技术将IHNVG基因和IPNWP2基因克隆到pAdTrack-CMV载体上,经过线性化后与pAdEasy-1载体在BJ5183菌体内同源重组,构建出重组腺病毒质粒,经PCR及Not Ⅰ和Hind Ⅲ双酶切鉴定后,再经Pac Ⅰ线性化后用于转染HEK-293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通过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表达来监控重组腺病毒的复制情况,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糖蛋白(G蛋白)和VP2蛋白的表达,并测定重组病毒的滴度.结果显示,克隆出的IHlNVG基因和IPNWP2基因总长度为3 036 bp.该病毒在HEK-293细胞中分别表达出蛋白分子质量约为58 kD和54 kD的产物,其滴度为1.0 × 109 5 mL-1 TCID50.结果表明,研究成功获得IHNVG基因和IPNVVP2基因重组腺病毒,该病毒在HEK-293细胞中滴度较高,能够稳定表达.研究结果为下一步研发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传染性胰腺坏死病二联疫苗奠定了基础,并为进一步防控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和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提供了参考.

分类号: S943

  • 相关文献

[1]我国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防控研究现状. 冯剑,赵景壮,刘淼,卢彤岩,纪锋,徐黎明. 2019

[2]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核酸疫苗工程菌发酵工艺研究. 赵景壮,徐黎明,刘淼,曹永生,刘红柏,尹家胜,卢彤岩. 2016

[3]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陈桂花,卢彤岩,赵景壮,林婧楠,任广明,徐黎明. 2021

[4]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保护效果. 陈桂花,徐黎明,赵景壮,任广明,邵轶智,卢彤岩. 2021

[5]鲤鱼春季病毒出血症病毒G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与鉴定. 李月红,付云红,陈奇,王永志,扈荣良. 2012

[6]狂犬病病毒G蛋白在水稻中的表达及遗传稳定性鉴定. 申雪静,张二芹,许倩茹,刘林科,万博,刘运超,孙亚宁,赵东,牛香香,邓瑞广,张改平. 2019

[7]牛流行热病毒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楚会萌,任亚初,程凯慧,解晓莉,张亮,孙阳阳,杨宏军. 2019

[8]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和糖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腺病毒穿梭载体的构建. 殷相平,柳纪省,胡永浩,王辉,李志勇,兰喜,李宝玉,杨彬. 2005

[9]狂犬病病毒CVS株G基因和IFN-α基因的克隆及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李江涛,殷相平,柳纪省,李宝玉,李学瑞,杨彬,兰喜,胡永浩. 2007

[10]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G蛋白的截短表达与鉴定. 冯军科,薛飞,李娇,祖立闯,朱远茂,任宪刚. 2008

[11]狂犬病病毒aG株G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焦文强,关洪鑫,殷相平,柳纪省. 2012

[12]腺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和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卢曾军,曹轶梅,刘在新,谢庆阁. 2006

[13]H5N1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王青,胡建和,徐彦召,朱国坡,郑素玲. 2010

[14]腺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和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卢曾军,曹轶梅,刘在新,谢庆阁. 2006

[15]腺病毒载体及其在口蹄疫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孙普,卢曾军,刘在新. 2007

[16]FMDV全ORF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其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高鹏,李志勇,柳纪省. 2014

[17]A型口蹄疫病毒多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孙普,卢曾军,刘霞,李平花,白兴文,郭建宏,包慧芳,刘在新. 2008

[18]腺病毒在动物口蹄疫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王猛,刘永生,张杰. 2010

[19]腺病毒载体流感疫苗研究进展. 吴运谱,张晓华,乔传玲. 2012

[20]腺病毒载体转染水牛不同原代体细胞的效果比较. 段安琴,庞春英,朱鹏,陆杏蓉,邓廷贤,梁贤威.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