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生物防治和秸秆还田技术对设施番茄增产及土传病害防控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乔俊卿

作者: 乔俊卿;刘邮洲;余翔;梁雪杰;陈志谊;刘永锋;张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防治;秸秆还田;土传病害;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13 年 29 卷 04 期

页码: 547-5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在设施条件下,评估了综合使用秸秆还田和生防菌技术对设施番茄连作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增产作用。研究表明:1)秸秆还田技术有利于温室内CO2积累,比常规温室CO2的含量普遍高200~400μL L 1,同时能够提高地温0.5℃;2)分别单独使用2个生防菌、单独使用秸秆还田技术和2项技术集成使用的5个处理中,生防菌PTS394+秸秆综合处理效果最好,株高和茎粗分别比常规增加达到35.9%和20.9%,理论产量达9302.7 kg·667 m 2;3)土传病害防效调查显示,生防菌PTS394+秸秆和B1619+秸秆2个综合处理防效最好,分别为68.0%和66.2%。基于理论产量、市场番茄价格及投入成本情况,最终计算得出综合应用生防菌PTS394和秸秆还田技术处理的理论亩纯收益最高,为23071元,番茄效益增收达41.7%。本研究为生防菌和秸秆还田技术在田间的综合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分类号: S436.412

  • 相关文献

[1]草莓根围拮抗细菌的多样性分析及其田间应用. 杨敬辉,朱桂梅,陈宏州,潘以楼,吴琴燕. 2009

[2]作物根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活性的研究. 王攀,杨自文,胡洪涛,王开梅,张凤. 2007

[3]木霉菌颗粒剂对玉米茎腐病防治的应用. 吴晓儒,陈硕闻,杨玉红,王永宏,刘艳,陈捷. 2015

[4]人参、西洋参土传病害生物防治技术. 吴连举,关一鸣,逄世峰,魏云洁,赵亚会,张亚玉. 2010

[5]作物土传病害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刘晓漫,郭美霞,王秋霞,李园,欧阳灿彬,颜冬冬. 2017

[6]内生真菌对黄瓜土传病害的抑制作用. 吕恒,牛永春,邓晖,林晓民. 2015

[7]马铃薯土传病原真菌拮抗放线菌的抗病促生作用. 陈杰,汤琳,郭天文,谭雪莲,魏晓丽,王东胜,何斐,段佳丽,薛泉宏. 2014

[8]中药材土传病害拮抗木霉的筛选与应用初探. 叶鹏盛,李琼芳. 2002

[9]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的分离筛选及对黄瓜土传病害的防治. 梁建根,张炳欣,施跃峰,竺利红,吴吉安. 2007

[10]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人参、西洋参土传病害研究进展. 吴连举,关一鸣,逄世峰,魏云洁. 2010

[11]根际真菌对黄瓜土传病害的抑制作用. 吕恒,牛永春,邓晖,林晓民,金春丽. 2015

[12]芽胞杆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在土传病害防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磊,梁昌聪,曾迪,杨腊英,郭立佳,丁兆建,黄俊生. 2017

[13]旱作条件下油菜根茬对玉米两种土传病害的生防作用. 刘哲辉,张利艳,康继平,张春雷. 2017

[14]人参、西洋参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吴连举,尤伟,张亚玉,辜旭辉,关一鸣,逄世峰. 2006

[15]蛋鸡粪生物防治有机肥研究进展. 陈丽园,詹凯,戚仁德. 2011

[16]宁夏设施番茄和黄瓜主要土传病害生态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效果评价. 郭成瑾,杨波,王喜刚,沈瑞清,张丽荣,李世东,郭荣君. 2024

[17]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栾天浩,刘云强,高阳,孙孟琪,王楠,梁烜赫,赵鑫,刘浩然,陈宝玉,王洪君. 2020

[18]黑龙江省半干旱区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徐妍,王宇先,赵蕾,于海林,王冰雪,刘悦,兰英. 2023

[19]秸秆还田替代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郑仁兵,李敏,韩上,雷之萌,武际. 2017

[20]秸秆类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袁大伟,郑宪清,李双喜,张翰林,吕卫光,何七勇,张娟琴.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