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的产量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瑞芝

作者: 谢瑞芝;李少昆;金亚征;李小君;汤秋香;王克如;高世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中国;产量;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8 年 41 卷 02 期

页码: 397-4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中国目前开展的保护性耕作研究的产量效应以及具体分布情况。【方法】收集公开发表的涉及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论文,对有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中国保护性耕作研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少耕研究集中在东北地区,免耕研究集中在长江下游及东南地区,秸秆处理和综合型措施的研究以西北地区最多。中国保护性耕作的产量研究结果多为增产,但也有10.92%的减产数据见诸于各地的报道,其中黄淮海、华北平原、西北内陆、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区的减产概率比较高;少耕和免耕处理的减产概率较高;小麦减产概率最高,玉米减产概率最小。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对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反应不同:小麦在黄淮海、华北平原及西北地区的减产发生频率较高,少耕处理的减产概率最大,但在西南地区的稳产性能较好;水稻在西南地区减产概率高,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的稳产性能较好,秸秆处理减产概率高,而免耕稳产性能较好。少、免耕和秸秆处理相结合的综合型保护性耕作措施减产概率很低,且在所有区域对所有作物的表现相同,值得重点研究。【结论】保护性耕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但保护性耕作措施的选择应因地制宜,根据生产条件采用最具生产价值的耕作模式。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为我国保护性耕作的稳产丰产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分类号: S345

  • 相关文献

[1]新疆兵团免耕播种技术现状分析. 赵岩,周亚立,刘向新,李生军,闫向辉. 2011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免耕播种技术现状分析. 赵岩,周亚立,刘向新,李生军,闫向辉. 2012

[3]农业生态系统长期试验特征分析——基于中国农业生态系统长期试验资料. 王成己,胡忠良,李艳春,王义祥,黄毅斌,翁伯琦. 2014

[4]我国苹果质量总体状况分析. 杨振锋,马智勇. 2000

[5]中国芦笋产业发展瓶颈分析. 罗莹,余艳锋,周开洪. 2012

[6]2015年1—10月中国大豆进出口分析. 杨春明,安载学,王新风,王梓钰,马巍,富健. 2015

[7]2010年以来我国口蹄疫流行情况及现状分析. 黄新,韩猛立,张星星,吴桐忠,何延华,钟发刚. 2018

[8]中国椰子产业发展分析. 郑淑娟. 2009

[9]中国农产品贸易的世界地位及其特点. 李先德. 2006

[10]2005年中国肉类生产与市场形势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供求分析与预测”项目组. 2005

[11]中国油菜籽生产与贸易发展分析及建议. 王启现. 2006

[12]中国与东盟椰子产业对比分析. 李国胜,曹建华,李玉萍. 2013

[13]中国肉类生产现状与趋势. 王济民,魏宏阳,姚瑾. 2005

[14]中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分析. 梅方权. 2000

[15]中国甘蔗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及登记农药分析. 余苹中,周志红,王东,刘冰洁,赵尔成. 2023

[16]2010年我国水果加工品贸易统计与分析. 张放. 2011

[17]我国芦笋产业布局优化分析. 彭柳林,余艳锋,周开洪. 2015

[18]2005年中国乳品进出口贸易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产品供求分析与预测”项目组. 2006

[19]保水剂对保护性耕作小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郭乐音,路战远,张德健,张向前,程玉臣. 2015

[20]垄作区几种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研究. 王庆杰,李洪文,奚佳有,张旭,尤晓东,张洪涛.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