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麦区小麦抗赤霉病新种质的创制和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淼平

作者: 周淼平;姚金保;张平平;张鹏;杨学明;余桂红;马鸿翔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种质;标记辅助选择;黄淮麦区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268-2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创制和筛选黄淮麦区小麦抗赤霉病新种质,以济麦22为受体,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连续回交相结合的方法,将小麦赤霉病抗源苏麦3号抗病主效QTL导入黄淮麦区小麦品种济麦22;对黄淮麦区育成的564份品种(系)采用单花滴注方法进行连续3年赤霉病抗性鉴定和筛选。结果创制含苏麦3号抗赤霉病主效QTL的材料18份,其中4份农艺性状与济麦22相仿,赤霉病抗性明显提高;通过筛选获得赤霉病抗性水平达中感以上的材料18份,分子标记和Fhb1基因鉴定结果表明,其中9份材料不含有Fhb1基因,其抗赤霉病主效基因可能与苏麦3号不同。这些创制和筛选获得的抗赤霉病种质材料将为提高黄淮麦区小麦赤霉病抗性提供有益帮助。

分类号: S435.121.45

  • 相关文献

[1]幼胚培养与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赤霉病小麦新种质. 张鹏,王磊,杨学明,姚金保,姚国才,马鸿翔. 2012

[2]近60年黄淮麦区冬小麦育种技术演变. 林作楫,揭声慧,雷振生,吴政卿,杨会民. 2012

[3]黄淮麦区部分小麦品种(系)1BL/1RS易位的分子检测. 王晓军,冯国华,刘东涛,王静,张会云,赵军海,陈荣振. 2008

[4]浅谈黄淮麦区小麦病害防治技术. 陈凤,樊继伟,郭明明,赵雪君,李强,孙中伟,王康君,张广旭. 2017

[5]黄淮麦区4省小麦种质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张婷,逯腊虎,杨斌,袁凯,张伟,史晓芳. 2019

[6]基于SDS-PAGE与荧光标记检测技术的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HMW-GS组成分析. 贾琳琳,王永霞,靳晓杰. 2019

[7]黄淮麦区北片小麦穗部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张帅,张希兰,张娜,赵明辉,乔文臣,孙丽静,李辉,傅晓艺,何明琦,纪军,李俊明. 2020

[8]296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资源在江苏淮北地区的品质分析. 沈业松,王歆,顾正中,杨子博,詹秋文. 2018

[9]黄淮麦区300个小麦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张婷,逯腊虎,张伟,杨斌,袁凯,史晓芳. 2018

[10]黄淮麦区41个小麦品种(系)品质相关基因的分子检测. 李春鑫,赵明忠,韩留鹏,高崇,李正玲,王艳,昝香存,胡琳. 2022

[11]黄淮麦区小麦拔节后霜冻的农业气候区划. 钟秀丽,王道龙,赵鹏,闫旭宇,苏常红,孙忠富. 2008

[12]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系)品质遗传组成及其效应分析. 王美芳,雷振生,张学斌,赵献林,杨会民,杨攀,何宁,李巍,徐福新,何盛莲. 2010

[13]黄淮麦区263份小麦种质材料的聚类分析. 张婷,逯腊虎,袁凯,杨斌,张伟,史晓芳. 2019

[14]黄淮麦区小麦倒伏的原因及对策浅析. 刘和平,程敦公,吴娥,曹新有. 2012

[15]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小麦耐草甘膦相关QTL. 赵杰,牟丽明,胡梦芸,孙丽静,李倩影,王培楠,李辉,刘小民,张颖君. 2024

[16]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的SSR标记筛选. 王黎明,朱玉丽,李兴锋,王洪刚. 2011

[17]小麦糯质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周淼平,任丽娟,蔡士宾,余桂红,张旭,马鸿翔. 2006

[18]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小麦光温生产效率分析及新品系培育. 杜立丰,高丽锋,周荣华,宋彦霞,赵东成,贾继增,任正隆. 2013

[19]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20]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扩展性的遗传研究. 王雅平,王进先,刘伊强.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