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设计的玉米有机无机培肥模式优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艳

作者: 刘艳;宫亮;邢月华;包红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正交设计;有机培肥;玉米;产量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168-1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优选有机无机培肥模式,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物料秸秆的施用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有极显著影响,而无机化肥用量对其影响不显著;秸秆和施氮量对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影响显著;磷肥和钾肥用量分别对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影响显著,通过因素不同水平的综合平衡分析比较,在辽宁中部玉米主产区采用施氮量180kg/hm2、施磷量90kg/hm2、施钾量120kg/hm2、秸秆还田量6 000kg/hm2的玉米生产和土壤培肥技术模式,可达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质量和增产增效的最佳效果。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有机培肥对土壤肥力及玉米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王秀娟,解占军,韩瑛祚,娄春荣,董环,何志刚. 2021

[2]增施有机肥对稻田亚耕层土壤的培肥效应. 韩上,武际,张祥明,胡鹏,杨友兵,李敏,王慧,唐杉. 2018

[3]硒与氮磷钾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外观品质及其吸收硒的影响. 龙世方,王孟,吴东梅,刘波,黄芬肖,邢丹英,朱建强,周建利,黄道友. 2019

[4]有机肥、无机肥与微肥配施对色素辣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莉萍,王军,段泽敏. 2009

[5]不同施肥处理对黑皮冬瓜产量的影响. 万正林,李立志,武鹏,刘朝安,梁桂东,邓杰玲. 2012

[6]不同施肥配比对黄芪产量和多糖含量的影响. 秦梦,田伟,张益铭,陈燕涛,尹春梅. 2015

[7]华北潮土区长期有机培肥下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状况的动态变化. 张水清,黄绍敏,李慧,娄翼来,钱小平,三岛慎一郎,聂胜委,郭斗斗. 2014

[8]有机培肥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许晓瑞,王锐,纪立东,孙权,李磊,蒋鹏. 2016

[9]不同生物有机肥对钩藤产量、品质及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柳玲玲,王文华,杨再刚,张邦喜,范成五,芶久兰. 2018

[10]长期有机培肥对南方红壤区稻田土壤碳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 马慧霞,张桥,陈会巧,孙丽丽,周昌敏,顾文杰,卢钰升,徐培智,解开治. 2023

[11]黑土有机培肥对土地生产力及土壤肥力影响研究. 高洪军,朱平,彭畅,窦森. 2007

[12]有机培肥对连作花生土壤肥力及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 高欣,赵雪淞,赵凤艳,高传俊,冯良山. 2023

[13]东北黑土不同粒级有机质化学特征及其对长期有机培肥的响应. 陈阳,高健,朱平,高洪军,娄翼来,王义东. 2022

[14]河套黄灌区食用向日葵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杨文耀,安玉麟,郭富国,李荣富,刘昌礼,李杰,韩文清,曹明元,赵强. 2009

[15]不同燕麦种成熟胚诱导条件的优化. 贾利敏,傅晓峰,刘俊清. 2009

[16]辣椒粗脂肪提取最佳条件优化研究. 蓬桂华,韩世玉,杨万荣,苏丹. 2013

[17]拳卷地钱基因组DNA提取及ISSR-PCR扩增体系优化. 杜沛霖,王跃峰,白燕远,朱华. 2014

[18]金线莲丛生芽增殖的液体悬浮培养条件优化. 刘荣,申刚,罗晓青,张显波,查兰松. 2015

[19]利用正交设计法对叉叶苏铁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研究. 黄玉源,钟晓青,刘广林,李正文,农保选. 2008

[20]洋葱(Alliumcepa L.)RAPD-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的优化. 陈沁滨,侯喜林,王建军,冷月强,蒋芳玲,薛萍.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