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花药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爱菊

作者: 赵爱菊;尤帅;李亚军;宿振起;刘玉平;李辉;张丽;王江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花药;分蘖节;秋水仙碱;染色体加倍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13 年 02 期

页码: 57-60

摘要: 为了提高小麦花药单倍体植株的加倍效率,以小麦冀5006/9204和核生2号/08004 F1杂交组合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分别对小麦花药和植株分蘖节进行了处理,其中花药处理方法为在C17诱导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浓度0.02‰、0.05‰和0.10‰的秋水仙碱,分蘖节处理方法为分别用浓度0.20‰、0.50‰、0.75‰和1.00‰的秋水仙碱浸泡单倍体再生植株分蘖节各5 h和10 h,研究秋水仙碱不同浓度与处理方法对染色体加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有秋水仙碱0.02‰的诱导培养基上再生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率最高,冀5006/9204和核生2号/08004 F1代杂交组合的染色体加倍效率分别为52.38%和47.37%;0.75‰秋水仙碱溶液浸泡分蘖节5 h的染色体加倍率最高,为65.06%。尽管我们用秋水仙碱处理花药的加倍率不如处理分蘖节的效果好,但该方法可能比处理分蘖节更经济、简便,可达到快繁与加倍同时进行的目的。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以花药为受体的小麦转基因技术体系的构建. 高洁,王姣,张淑娟,郭栋,李玉莲,宋国琦,陈雪燕,李根英. 2014

[2]水稻DH群体的构建以及倍性研究. 马宁,邵高能,圣忠华,魏祥进,唐绍清,胡培松. 2013

[3]小麦花培苗染色体加倍技术研究. 杨丽萍,朱晋云,李楠. 2011

[4]同源四倍体水稻原种制备及影响因素分析. 郭秀平,秦瑞珍,陈旭. 2002

[5]秋水仙碱诱导四倍体大麦的研究. 郭明慧,裴自友,温辉芹,王晋. 2007

[6]春小麦花药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技术初探. 王敬东,任贤,张曦燕,董建力,何军. 2005

[7]粟和小麦花药开裂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刁现民,智慧. 1991

[8]硝酸银对小麦花药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张廷红,杨随庄. 2008

[9]小麦花药漂浮培养技术. 刘宁涛,赵远玲,车京玉,张起昌,田超,尹雪巍,代丽婷,邵立刚. 2023

[10]我国部分主推小麦品种组织培养再生能力评价. 张伟,尹米琦,赵佩,王轲,杜丽璞,叶兴国. 2018

[11]农杆菌介导小麦花药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赵爱菊,刘玉平,李亚军,程孟恩,李辉,王江浩,陈希勇. 2011

[12]四倍体红心萝卜的诱导及其特征分析. 戴忠良,张振超,秦文斌,姚悦梅,潘永飞,肖燕,潘跃平. 2012

[13]大白菜四倍体诱导方法的研究. 刘学岷,曹彩霞,王玉海,牟金贵,王明秋,刘晓东. 2004

[14]秋水仙碱对春小麦花药单倍体植株染色体人工加倍研究. 王敬东,张曦燕,任贤,董建力,何军. 2004

[15]不同处理方法对萱草花蕾食用品质的影响. 及华,王琳,贾立海,张建国,张立沙,倪广勇. 2020

[16]秋水仙碱对猕猴桃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龙自立,张慧琴,刘永立. 2020

[17]组织培养与秋水仙碱诱导相结合培育植物多倍体的应用(综述). 谭德冠,庄南生,黄华孙. 2005

[18]崇明水仙试管鳞茎人工诱变技术初探. 张永春,褚云霞,李玉秀,杜永芹,惠晓萍. 2006

[19]双水相萃取丽江山慈菇中的秋水仙碱. 石瑶,杨亚玲,李晚谊,刘谋盛. 2012

[20]油菜小孢子衍生植株倍性水平及结实性分析. 丁瑜,刘玉霞,谢田田,祁鲁,任梦阳,赵坚义.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