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农田瓢虫数据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兴龙

作者: 刘兴龙;王宇;王晓曦;王克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瓢虫;种群动态;玉米;大豆;小麦

期刊名称: 农业大数据学报

ISSN: 2096-6369

年卷期: 2022 年 4 卷 004 期

页码: 39-44

摘要: 捕食性瓢虫是控制农田虫害的重要天敌类群之一,可取食蚜虫、木虱、粉虱、蚧壳虫及部分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的卵、低龄幼虫和蛹.农田常见种类主要有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多异瓢虫、七星瓢虫等,对农田虫害有较强的持续控制作用.黑龙江农作物种植区域辽阔,生态类型多样,农田天敌昆虫利用潜力大.在本工作中,文章通过人工调查和马氏网采集的方法,根据《天敌等昆虫资源数据中心监测任务规范》要求,在作物生长季对哈尔滨地区玉米、大豆、小麦田的瓢虫数量和种类进行监测,并采集了生境情况等信息,建立哈尔滨农田瓢虫种群动态数据集,为本地农田生态系统的研究及虫害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撑.

分类号: S476

  • 相关文献

[1]2019-2021年吉林省公主岭市玉米田瓢虫数据集. 周淑香,李小宇,高芃,高月波,苏前富,赫思聪. 2022

[2]2018-2020年河北省衡水地区瓢虫等天敌数据集. 何晓庆,方美娟,刘冬,王志杰,王玉波. 2022

[3]转cry1Ab基因玉米对瓢虫科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何康来,白树雄,王振营. 2012

[4]区域农田景观格局对麦田天敌瓢虫群落的影响. 张永生,欧阳芳,门兴元,戈峰,袁哲明. 2018

[5]农田景观格局对华北地区麦田早期瓢虫种群发生的影响. 徐磊,刘冰,陆宴辉. 2016

[6]我国粮食“九连增”的因素及“十连增”的可能性分析. 陈庆根,王磊. 2013

[7]小麦玉米大豆不同方式间套作效果分析. 何元农,黄建斌. 1989

[8]作物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生理响应研究进展. 李彦生,金剑,刘晓冰. 2020

[9]晋中市玉米/高粱-小麦-大豆高产模式下的土壤创建技术研究. 杨婷婷,张海生,古晓红,李方舟,王军. 2020

[10]东北黑土区不同作物系统氮肥反硝化损失与N_2O排放量. 丁洪,王跃思. 2004

[11]施磷对麦/玉/豆套作体系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陈远学,周涛,王科,崔雅琪,张朝春. 2014

[12]硫--平衡栽培体系中植物必需的中量元素. 曹恭,梁鸣早. 2003

[13]麦玉豆全年复种方式与供N水平及分配重心的平衡关系. 何元农,黄建斌,王清华,何言章. 1993

[14]点蜂缘蝽在山东小麦、玉米、大豆上的季节性发生规律研究. 孙晓辉,吴斌,王守海,蒿文仙,姜珊珊,洪浩,辛志梅,孙宗涛,辛相启. 2023

[15]俄罗斯生物表面活化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陈玉萍. 2004

[16]美国发展玉米乙醇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朱增勇,于立明. 2012

[17]小麦行间冬副作物与麦玉豆复种系统生产力的关系. 何元农,何言章,王清华. 1992

[18]作物轮作系统土壤淋溶液对大豆、玉米和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许艳丽,赵丹,李春杰,司兆胜,张思佳,潘凤娟. 2013

[19]不同防治方法对麦蚜主要天敌种群动态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李辉利,于广军,朱伟旗,徐哲莉,史峰,于立强,马亮,韦志英,高燕,王丽娜,王立涛,陈新峰,赵章武,赵聚莹. 2018

[20]冬小麦田大穗看麦娘种群动态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房锋,李美,高兴祥,李健,李燕,吕素洪.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