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陈放时间对鲜湿米粉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邓茹月
作者: 邓茹月;朱速松;闫志强;夏忠敏;贺圣凌;雷月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黔优35;陈放大米;鲜切米粉;加工品质
期刊名称: 粮食与油脂
ISSN: 1008-9578
年卷期: 2022 年 01 期
页码: 14-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探究大米陈放时间对鲜湿米粉加工品质的影响,以贵州米粉专用稻黔优35为原料,设置6个陈放时间,分别是0、3、6、9、12、15个月,对不同陈放时间大米制作的鲜湿米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陈放时间对大米鲜湿米粉加工品质具有显著影响,当黔优35陈放12个月时,其米粉硬度较高、黏附力较低、咀嚼性最优,蒸煮损失率和断条率低,感官评价最优。因此,推荐黔优35大米在陈放12个月后进行米粉加工。
分类号: TS213.3
- 相关文献
[1]重穗型水稻恢复系黔恢35的选育及应用. 张大双,彭强,吴建强,宫彦龙,张习春,王忠妮,李佳丽,朱速松. 2019
[2]普通野生稻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QTL定位. 刘家富,奎丽梅,朱作峰,谭禄宾,王桂娟,黎其万,束继红,孙传清. 2007
[3]小麦籽粒硬度和小麦销售加工及育种关系的探讨. 林作楫,王美芳,吴政卿. 2008
[4]利用RIL群体进行稻米加工品质QTL定位分析. 张上都,彭强,张大双,吴健强,杨林,朱速松. 2016
[5]郑麦7698加工品质及配粉特性研究. 昝香存,许为钢,王会伟,董海滨,赵明忠,张磊,胡琳,常莹莹. 2015
[6]细胞质对普通小麦面包加工品质的影响. 王世杰,李保云,康明辉,刘春雷,达博雯,林作楫,尤明山,刘广田. 2008
[7]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群体质量、产量和加工品质的调控效应. 温明星,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蔡金华. 2014
[8]功能型大麦——糯性裸大麦开发前景探讨. 陈晓静,陈和,陈健,沈会权,周汝琴,陶红,乔海龙,臧慧. 2011
[9]小麦加工品质评价指标若干问题探讨. 林作楫,王美芳,雷振生,徐福新. 2007
[10]南方冬麦区主要小麦品种品质分析初报. 马兆祉,钱存鸣,葛永福,陈志德,盛培英,王肇慈,袁建. 1989
[11]杂交水稻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研究. 马腾,王多明,赵月明,陈庭木. 2009
[12]加工萝卜品种筛选与加工特性研究. 刘独臣,叶仁礼,雍晓平. 2013
[13]水稻加工品质及其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代明笠,邵丽明,胡慧,吕文恺,邢家宝,张陈玲,杜斌,邱先进,徐建龙,邢丹英,杨隆维,李俊英. 2015
[14]粳稻品种新米和储藏米品质性状的比较研究. 严文潮,金庆生,俞法明,裘伯钦,富田桂,堀内久满. 2002
[15]冬小麦冠层不同叶层和茎鞘氮素与籽粒品质关系的研究. 王之杰,王纪华,黄文江,马智红,赵明. 2003
[16]水稻籼更杂种一代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性状研究. 董彦君,张云康. 1997
[17]富硒对籼稻加工品质的影响. 赵滢,张凯,欧小雪,吕文恺,杜文远,邢丹英,杨隆维,徐建龙,邱先进. 2016
[18]脉冲强光对高水分稻谷灭霉效果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丁超,裴永胜,陶婷婷,梅思达,赵雪莹,何易,杨国峰. 2017
[19]不同预冷时间下鮰鱼能量代谢和加工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章蔚,石柳,熊光权,吴文锦,李新,乔宇,丁安子,廖李,汪兰. 2020
[20]不同大豆蛋白对小麦面条加工品质和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 尹显婷,孙洪蕊,刘香英,田志刚,范杰英,孟悦,南喜平,杨志强,康立宁.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微生物菌肥对魔芋根际土壤养分及真菌群落的影响
作者:赵兴丽;姚明勇;罗林丽;刘思睿;贺圣凌;丁海兵
关键词:魔芋;微生物菌肥;根际土壤;优势菌群;多样性;群落结构
-
贵州省优质稻产业提质增效对策研究
作者:唐会会;周维佳;朱速松;裴晓红;吴圣;李敏;靳颖;曾涛;江学海;李祖军;龙武华;彭强;邓茹月;李佳丽
关键词:优质稻;产业;提质增效;种质资源;对策;贵州
-
'苟当3号'水稻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作者:吴朝昕;徐海峰;刘雪薇;李祖军;朱速松
关键词:水稻;苟当3号;叶绿体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稻鱼共作模式下优质稻品种适应性分析
作者:徐海峰;张大双;唐会会;吴健强;龙江辉;朱速松
关键词:稻鱼共作;水稻品种;米质;农艺性状;产量
-
基于50K液相芯片分析贵州香稻资源遗传多样性
作者:吴娴;王倩;吴朝昕;阙涛;吴钱蓉;龙武华;彭强;朱速松
关键词:香稻;遗传多样性;液相芯片
-
不同育秧方式对黔优35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陈柏原;李祖军;曾涛;龙毅;龙武华;朱速松;黄仁权;陶光耀;苏跃
关键词:米粉专用稻;育秧方式;农艺性状;产量
-
水稻叶绿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自然变异分析
作者:姜雪;龙武华;李祖军;唐会会;吴朝昕;张习春;吴娴;朱速松
关键词:水稻;叶绿素;基因;自然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