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马铃薯泥加工过程中褐变抑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俊
作者: 李俊;刘嘉;刘辉;王辉;陈中爱;吕都;唐健波;陈朝军;刘永翔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泥;加工;褐变;抑制
期刊名称: 食品研究与开发
ISSN: 1005-6521
年卷期: 2017 年 38 卷 04 期
页码: 18-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对比7个马铃薯品种的多酚氧化酶活性,选择青薯9号、宣薯2号、红宝石和黑美人4个马铃薯品种作为护色试验品种,在马铃薯泥加工过程中测定多酚氧化酶活性抑制率。无硫护色工艺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最佳护色工艺为:柠檬酸0.66%,氯化钙0.73%,V_C0.06%,护色时间15 min,此时酶活抑制率平均值达98.7%;彩色马铃薯护色工艺试验得到最佳护色工艺为:氯化钙0.7%,V_C0.05%,护色时间15 min,此时酶活抑制率可达89%以上。两种护色剂配方能有效抑制普通和彩色马铃薯泥加工过程中的褐变现象。
分类号: TS215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加工过程中褐变机理及其抑制效果研究. 宋吉轩,陈超,雷尊国,李云. 2010
[2]真空充氮热处理对鲜切双孢蘑菇贮藏中褐变的影响. 李顺峰,李静,王安建,田广瑞,王佳琪. 2016
[3]果蔬褐变抑制机理研究进展. 曾朝珍,张永茂,康三江,张芳,张霁红,张俊. 2013
[4]马铃薯丝加工中抗褐变保鲜剂的筛选. 张学杰,刘宜生,金黎平,王长林,王迎杰. 1999
[5]板栗加工新品种‘阳光’. 黄武刚,何锡山,程丽莉. 2008
[6]酶法修饰抑制马铃薯泥回生工艺优化. 陈朝军,刘永翔. 2019
[7]品种和加工工艺对马铃薯泥质构特性的影响. 王梅,董楠,周罗娜,吕都,陈中爱,李俊,刘嘉. 2018
[8]外源添加物对马铃薯泥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关郁芳,董楠,唐健波,刘永翔,雷尊国,刘嘉. 2019
[9]马铃薯泥面条加工工艺研究. 李俊,关郁芳,王辉,唐建波,刘嘉,刘永翔. 2018
[10]马铃薯的几种加工方法. 王益慧. 2005
[11]响应面法优化包装型马铃薯泥营养餐的加工工艺. 吕都,董楠,王梅,陈中爱,童安毕,刘永翔,刘嘉. 2020
[12]马铃薯泥生鲜面生产线的设计与经济效益分析. 刘锐,肖晓红,孙君茂,郭燕枝,娄凯旋. 2018
[13]赖氨酸结构类似物对6种食用菌的抑制作用(英文). 郑永标,林新坚,谢宝贵,陈济琛. 2004
[14]风力抑制“遵义红”茶“发酵”研究. 申东,何萍,申立,苟廷维,刘思伟,王勇,王彤,郑文佳. 2016
[15]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及改进措施. 邓春海. 2013
[16]无公害农药-沙罗克. 李经纬. 2001
[17]茶多酚和葡萄籽提取物对假单胞菌抗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 朱军莉,王慧敏,王桂洋,陆海霞,励建荣. 2016
[18]蚕蛹源ACE抑制肽的稳定性和抑制ACE动力学. 贾俊强,吴琼英,徐金玲,杜金娟,颜辉,桂仲争. 2013
[19]植物源5%辣椒碱·茶皂素微乳剂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李芳,王剑,李暮春. 2011
[20]EGCG对尼罗罗非鱼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的抑制作用. 赵永强,杨贤庆,李来好,吴燕燕,魏涯,岑剑伟,孙祖莉,张红杰.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刺梨发酵优势菌种分离鉴定及其营养品质分析
作者:罗婧文;龙明秀;王辉;张芳;王梅;陈中爱
关键词:刺梨;发酵;优势菌种;分离;鉴定;营养品质
-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调控及减毒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吉星;李俊;王冉;何涛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调控机制;减毒药物
-
海南万宁大洲岛国家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
作者:徐泽君;文卓玉;刘辉;刘国琪;蔡挺;任荣霞;王合升
关键词:鸟类调查;大洲岛;野生动物保护
-
轮作对香草兰病原菌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邢诒彰;洪珊;杨劲明;赵青云;苏凡;庄辉发;王辉
关键词:轮作;香草兰;斑兰叶;根际微生物;微生物群落
-
茶树品种对祁门红茶挥发性代谢谱及关键呈香物质的影响
作者:刘亚芹;王辉;朱林;雷攀登;周汉琛
关键词:品种;祁门红茶;关键挥发性成分;代谢谱
-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贵州韭菜红酸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作者:周罗娜;刘辉;王梅;陆邦富;李俊;刘军林;陈中爱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红酸汤;韭菜红酸汤;微生物多样性
-
饲粮添加油脂和金荞麦对肉鸡肉品质和空肠黏膜miRNA表达谱的影响
作者:谭露霖;陈朝军;吴仙;李莉娜;王清峰;代国滔;冯宇隆
关键词:肉仔鸡;金荞麦;油脂;肉品质;miRNA表达谱